缓期执行的,则不应当限制减刑。当然,这也涉及如何准确认定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这原本就是实践中较为棘手的一个法律适用问题。在不少案件中,究竟认定为 条文难以解读出这种立法目的。实践中有人会以刑法关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的条件没有变化为由,认为刑法只是单纯加重了生刑,而不会从控制死刑的角度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如英国《1957年杀人罪法》第3条规定:在谋杀罪的指控中,如果存在陪审团能够据以认定被告人是因为激情(无论是基于行为或言词或二者兼具)而丧失自我 无论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都不应对激情犯适用死刑。 基于以上的论述,我们建议在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规定中增加如下内容作为第三款:行为人因被害人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0.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适用于我国。而且,该说将间接结果纳入广义的危害结果之中,存在明显缺陷。因为,以任何形式的条件为原因的间接结果,在因果关系链条中已经脱离了因果关系 伤害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结果,属于过剩(加重)结果,不能成为认定故意伤害罪的罪过依据;故意杀人行为造成他人伤害结果,属于杀人行为不充分(减轻)结果,不能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9.html -
了解详情
围绕妨害公务罪第1款和第4款规定的关系,以及妨害公务罪停止形态的认定及其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之间的界分,则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但其实,上述纷争的 严重后果的出现,则是其成立犯罪,从而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条件。而从第4款妨害公务行为的客观行为方式及其所侵犯的国家安全法益来看,该款妨害公务犯罪因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3.html -
了解详情
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不是指只是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 才负刑事责任, 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刑法定原则。其三, 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绑架过程中故意杀人的行为认定故意杀人罪,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同样的行为, 为什么已满16周岁人实施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5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独立性,同时由于刑法的转化性规定,即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因此认定其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并不存在争议。 在实施其他犯罪过程中 上丧失了定罪独立性,导致产生在相对刑事责任人不构成基本罪场合,是否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疑问。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强奸行为被作为另一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对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依然可以依照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进行追究。 三、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所谓转化犯,是指某种犯罪符合一定的条件,依法转化为另 中可以容纳故意伤害罪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犯罪的表现形式不同。虽然,厘清犯罪动机对认定犯罪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8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对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依然可以依照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进行追究。 三、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所谓转化犯,是指某种犯罪符合一定的条件,依法转化为另 中可以容纳故意伤害罪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犯罪的表现形式不同。虽然,厘清犯罪动机对认定犯罪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8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立法精神,同样可以认定刑法第269条所规定的犯 ?我们认为行为是否具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表现形式是决定转化型犯罪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就转化型犯罪而言,行为形式并不是唯一的条件,犯罪对象、犯罪结果以及刑法的法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4.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习惯于讨论,甲与乙是否出于流氓动机,出于流氓动机的,就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否则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然而,在这类案件中,几乎不可能对甲、乙 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显然,这样的规定,并不是定义寻衅滋事罪,也不是限制寻衅滋事罪的成立条件,只是列举可能成立寻衅滋事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