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暂归他保管的别人的财产保管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财产管理权(占有权)之个数作为判断财产法益个数的标准,而不能以财产所有权作为标准[2] .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48. [19]耿军.论吸收犯[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22. [20]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492.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财产犯罪能否配置自由刑? 对于财产犯罪能否配置死刑的问题,似乎无需多论。即便同时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抢劫罪配置死刑或可理解,[5]对于只侵害财产权的 盗窃尚可理解(盗窃罪实际上重于侵占,因为其不仅侵犯了所有权,还同时侵犯占有权,而后者则只侵犯所有权),但诈骗罪的法定刑等同于盗窃罪则显得失衡。[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78.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财产犯罪能否配置自由刑? 对于财产犯罪能否配置死刑的问题,似乎无需多论。即便同时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抢劫罪配置死刑或可理解,⑸对于只侵害财产权的盗窃罪 盗窃尚可理解(盗窃罪实际上重于侵占,因为其不仅侵犯了所有权,还同时侵犯占有权,而后者则只侵犯所有权),但诈骗罪的法定刑等同于盗窃罪则显得失衡。⑼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34.html -
了解详情
有很多法学家从义务的角度思考社会与法律。古罗马的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人类为了同类而生,要为公共利益服务,通过互相尽义务 论述作为权利主体的人的法律地位;第二卷对物权具体包括如下物权类型:占有权、所有权与不完全所有权( incomplete ownership,即他物权),后者包括地役权、用益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95.html -
了解详情
有很多法学家从义务的角度思考社会与法律。古罗马的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人类为了同类而生,要为公共利益服务,通过互相尽义务 论述作为权利主体的人的法律地位;第二卷对物权具体包括如下物权类型:占有权、所有权与不完全所有权( incomplete ownership,即他物权),后者包括地役权、用益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898.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相同,争论颇大。笔者认为,定金给付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质权的交付仅发生占有权的转移。对此,将在下文详细论述。(二)定金的双向担保性定金并非只是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01-203页。[12]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5-509页。[13]历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3.html -
了解详情
与终局性要求,也无从享有侵权法的保护。 但上述实证法的立场在立法论上值得怀疑。罗马法上的善意占有依字面含义乃指诚信占有(bonae fidei 后者,因持他主意思,即承认他人为所有权人,在其超越假想的占有权(Fremdbesitzerexze?)[67]而为使用收益时,则超出其善意信赖之占有权限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7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恶意占有人明知无占有的权源,或虽不知但有重大过失地不知其无占有权源,本身足以被认定为有过错。因此,恶意占有人即使根据物的性质和通常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2 ~ 743页。 [16]参见陈华彬:《民法物权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44页。 [17]参见前注[15],王利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95.html -
了解详情
,取决于其是否享有所有权。对此,我国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建造人仅享有占有权;也有学者认为,建造人享有所有权。笔者认为,建造人对其违章建筑也 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00。 [33]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31-132,13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9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念;报应概念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报应概念的必要性在于,单纯的目的刑论可能导致处罚程度过于严厉,即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不惜使用过重的刑罚,报应观念可以 说或者行为无价值论的基本主张,例如,在财产罪保护法益问题上,就会坚持占有权说,即存在事实上的财产占有关系,就应当给予保护,至于占有是否合法在所不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