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第三百五十六条 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刑法相关原理和总则的规定。容留他人吸毒并向其出售毒品的,属于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的牵连犯,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7、如果行为人先引诱如果行为人先引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437.html -
了解详情
是量刑的重要情节 根据《刑法》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所以,对于走私、 刑事责任,并且根据数量的不同,被告人适用的法定刑幅度不同,所以,对于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数量不仅是影响到被告人的量刑,还影响到被告人的定罪。 二、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265.html -
了解详情
确属真实之证明标准时应当按疑罪从无原则处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继承司法工作的革命传统,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中继续强调查清案情及与客观事实相符。1955年中央 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作出了明确的适用推定的规定,即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
获利的,则一般属于对违 法行为的帮助行为,不能作刑事追究;只有当行为人所代购的毒品数量较大,符合非法 持有毒品罪的定罪标准时,才应对代购人以非法持有毒品罪 有枪支、弹药罪这一罪名。 三、关于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有关的一罪与数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两类犯罪情形。 一类是行为人以枪支弹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刑幅度;对被告人应以非法制造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 (六)爆炸物及其数量的认定 理论上对于烟花爆竹是否属于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共犯?又如,父母目睹成年儿子将毒品藏于家里而不阻止的,是否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共犯?实践中有这样的案例:2005年12月一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4.html -
了解详情
一、毒品的数量与量刑 毒品数量直接反映出毒品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对定罪、量刑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毒品犯罪中,如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药品和麻醉药品更多达600余种,涉案的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但刑法典只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规定了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3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75.html -
了解详情
、毒品数量认定、死刑适用、运输毒品罪的刑罚适用、毒品含量鉴定、混合型及新类型案件的处理、特情介入案件的处理、立功的认定与处理、共同犯罪、主观明知的 相关规范性文件。 又如,关于主观明知的认定。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否认明知是毒品的情形,实践中屡有发生。为准确有力打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241.html -
了解详情
制造毒品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时,也就是说缺少运输毒品就无法实施走私、贩卖、制造毒品时,运输毒品才具有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相当的危害性,才可以同罚。而出于 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危害性,不能认定运输毒品罪。如果将运输的范围任意扩大,就会出现将无罪变为有罪、轻罪变成重罪的现象。勿将动态持有毒品等同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445.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 以上规定都表明了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其行为的对象、 行为人在主观上认识到或应当认识到行为的涉赃性。因此, 主观的认识, 是本罪与善意取得的根本区别之处。如果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在取得犯罪所得或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501.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 以上规定都表明了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其行为的对象、 行为人在主观上认识到或应当认识到行为的涉赃性。因此, 主观的认识, 是本罪与善意取得的根本区别之处。如果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在取得犯罪所得或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