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四、常见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111.html -
了解详情
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1] 而如今我们所说的“内部人控制”通常是泛指企业的非财产所有者包括经营者、管理者以及主管部门等获得与其剩余索取权不相称的剩余 人员论处。从这条规定来看,如果“内部人”系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自然应该属于职务犯罪的范畴。但是,“内部人”的范围中还有非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7.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 可以从重处罚,但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情形的,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的100%:1.职务侵占行为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或者影响恶劣的,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316.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 侵占数额、次数、是否退缴赃款等因素,依法确定应当判处的刑罚。 一、对职务侵占犯罪,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不满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995.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的人员,其他要件相同或非常相似,这也是张明楷教授认为该罪概括为公司、企业、单位人员贪污罪更合适的原因;[9]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通说也认为贪污罪为 罪的立法分析与司法认定》,《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赵震:《职务犯罪重点疑难精解》,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01.html -
了解详情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相应增加刑罚量,但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的100%: (1)职务侵占行为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50%以下;两 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830.html -
了解详情
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综上,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的,应依照本法第382,383条关于贪污罪的 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45.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事项等的权力;(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 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269.html -
了解详情
的需要,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 关键词: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法条竞合、职务犯罪、立法缺陷 主要参考书目: 《经济法学》(第二版) : 1.投资主体的限制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开办私营企业:(一)农村村民; (二)城镇待业人员;(三)个体工商户经营者; (四)辞职、退职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6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足,有效打击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收受贿赂的行为。正是基于此立法背景,《决定》规定的商业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才仅限于 和劳务、技术服务的一个准司法解释的文件中受到启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03]167号)指出: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