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同。{4}案情较为简单,但问题是解除后的责任承担问题。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都认为,合同解除的法律 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78、279页。 {18}韩世远:《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42页。 {19}日本有学者认为,要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87.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条、第九条,明确规定了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专职人员配置)、应当办理的手续(包括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定资质等级),其中外商 部分予以适当补偿,同时继续履行并承担原以双方名义履行合作开发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导致合同解除并造成投资损失,如有过错,应按过错责任承担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43.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合同法之所以能坚持这一原则,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法是私法,其维护的是个人权益,这种私人利益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因此这种私人利益总体上处于 重大变化。 首先,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理由多于民事合同并分为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两方面。其中,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A.未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59.html -
了解详情
将该意思表示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后,合同的权利义务才告终止。如若未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即使发生了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依然有效。 (二)法定解除权 ,不需要等待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进行确认后才能解除合同。故法院或仲裁机构受理合同解除的案件,应当是合同相对方对合同解除的行为有异议而提起诉讼或仲裁请求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64.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和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主要是合同期满和合同主体资格消灭,且程序上是无需意思表示的自行终止。而解除的意思表示则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必经程序且是 它相对独立于民法并系属于社会法领域。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劳动法与民法有理论上的渊源关系,为我们从民法中汲取养分解决劳动合同法问题提供了可能。民法上,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46.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条件成就和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取得了解除权的时候,他只需通知对方当事人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通知在到达对方当事人的时候即发生合同解除的效力,使合同确定地 下,形成权以单方意思表示方式行使,而不需要对方当事人辅助,也不需要法院的裁判,只有在例外情况下,形成权只能通过司法途径来行使,此类形成权称为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29.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是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等情况对勘察设计和建筑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后依法核定的 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是法定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其他情形。 2、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 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5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解除要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这限制了合同解除的运用范围,即并非所有的合同都可以解除。合同解除有适用条件上的限制(即根本违约),也有适用类型 进行举证,后者只要对方违约就可按约定违约金主张权利;前者不可请求法院调整,后者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可请求法理增加或酌减。 《合同法》第114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96.html -
了解详情
。私力救济,指当事人不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定程序,而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实现自己的权利。法律实证主义认为公力救济、私力救济泾渭分明,但实际上两者并非截然对立,两者 有异议而提起诉讼或仲裁请求时,应由相对方承担证明该合同不具备解除的条件。这才符合我国合同法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 在法律作出规定之前,在解除权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