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起算,文某最迟应当于2018年1月1日之前申请劳动仲裁,现文某于2018年2月6日提起仲裁申请,已超过仲裁时效期间,不应 期限劳动合同支付二倍工资差额的截止时间,但按照通常理解,未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行为处于持续状态,该持续状态消失时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也应相应终止。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344.html -
了解详情
正是为了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实质平等,符合世界立法惯例。 (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预告辞职的立法规定 从法律条文上来看,《劳动法》第31条 下不允许行使预告解除权。 当然,如果按照这一思路调整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势必应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加以限制,如此才可能让双方当事人最大限度地维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201.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已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已无需再支付二倍工资。因此,此种情形下的二倍工资最长计算为 ),现李某于2010年11月11日始提起仲裁请求,已超过1年的仲裁申请期限,又不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情形,故该诉讼请求应予驳回。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283.html -
了解详情
密期惊醒了规定;8、规定了竞业限制的补偿标准和违法后果;9、规定了合同终止制度;10、规定了“代通知金”的补偿标准;11、规定了医疗补助费的详细标准 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了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276.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是择业自由的扩大化处理。1、人权保护方面。此条规定充分映射了现代劳动 立法的理念-保护劳工。现代劳动法诞生于19世纪的工厂立法⑵,劳动法的发展史和工人 合同两种情况来规定不同的解除条件。对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如果合同未到期,不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否则应承担违约责 任;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4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保险。2009年8月29日,王某与校方的法定代表人因工作原因发生矛盾,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于2010年1月28日作出裁决书,认定王某在该校 不是一直支付至实际订立合同时止,而是到法律拟定的事实即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止,换句话说即最多支付11个月的二倍工资。因此,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70.html -
了解详情
通知,并予以留存证据。 2、若超过一个月不足一年,单位拒不签订的,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若 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594.html -
了解详情
在某采石场工作,担任机修工岗位,月工资为6500元,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日期为2020年8月31日。2020年9月1日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为由而不予理睬显然不合情理亦不合法。 四、参考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73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安全生产状况、职业危害、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 秘密、补充保险、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等事项。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三个月内,再次与劳动者订立固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0408.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一般来说,用人单位需待女职工哺乳期结束才可终止劳动合同。但如果女职工属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则难以获得法律的特殊保护,司法实践 劳动合同的,目前主流意见是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劳动关系,必须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意:实践中各地有不同意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持该意见,上海除外)。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68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