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不但在当事人间,而且对于第三人及国家社会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具备婚姻有效要件的,非万不得已,民法不规定其为无效,仅可撤销而已。可撤销 中设立总则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的看法。[124]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德国民法典》总则仅仅是财产法的总则。于此,连德国学者自己都认为不可能对总则作出积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53.html -
了解详情
夫妻财产制立法 大陆法系以法国和德国为典型,其夫妻财产制立法均采用法典主义,夫妻财产立法作为民法典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两国对其编制的方法不同。 一、法国的夫妻 受历史文化传统中重身份,轻财产观念的影响,有关婚姻家庭中的利益关系、财产关系的规范或空缺或简略带过[31]因此,我国夫妻财产制立法有相当多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61.html -
了解详情
曼创立了因果关系说。因果关系说在德国民法典制定前曾成为最有影响的学说。因果关系说认为,主张权利的人应对权利成立的原因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对方则应对权利 民事法律的事实进行了具有“本土化”意义的分析。在对我国民事实体法律事实进行分析和分类之后,他提出了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即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8.html -
了解详情
原来的以特定物买卖[16]为原型而设计的债法制度显然已经不合适宜[17].2、欧共体的指导条例对德国债法改革的影响除了德国民法典的自身缺陷外,欧洲共同体的指导 过的缔约过失和积极违约制度。这个结论对我国而言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正如德国这次的债法改革所遭到的批评所表明,法学家们虽然批评改革稍嫌仓促,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技术。在我国,也一直有关于法律行为这一制度的存废之争。据江平先生介绍,在《民法通则》的起草过程中,对采用不采用 构成法学(Konstruktionsjurisprudenz)”、“概念法学”的先河,对潘德克顿法学的产生有决定性的影响,它还提供了普鲁士邦法和德国民法典中的基本体系结构。[32]沃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2.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的背景,以对我国民法典的主导思想、模式、体例等作出判断。本文旨在构画出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脉胳,研讨查士丁尼法典编纂、法国和德国民法典制定背景及其对 法律处于紊乱状态下,东罗马为维护罗马法律传统免受日耳曼、波斯、阿拉伯民族的影响而开展的。这一时期的法典编纂在查士丁尼皇帝达到顶峰。查帝生于公元48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4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着孰优孰劣之分。德国民法与法国民法在体例上最为显目的区别是关于总则编的设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艾伦?沃森把它 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5页。[17]马俊驹:《对我国民法典制定中几个焦点问题的粗浅看法》,//www.civillaw.com.cn/lawfore[18]佟柔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53.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经济社会之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1)存在外部性,(2)公共物品对各经济主体的影响至关重要,(3)存在信息偏差。这三方面告诉人们,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 意味着我国民法典就只能采取法国模式,实际上,在模式与具体制度设计上,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有更大的借鉴价值〔30〕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6卷)。[C].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著名论战中提出了这一主张之后,其本人身体力行,深入研究罗马法。在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一个潘德克顿学派。该学派无不以其精神导师萨维尼的指示 、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现实层面)对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民法典的严格体系化思维进行了反思,在应然性方面,论证了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追求。通过上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1.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民法典的“人-物”对应结构;二是德国民法典的“总-分”对应结构,这两种结构均有法典目的缺失的缺陷。我国民法典的结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位、以权利为中心、以 的人法凸显出来”,[23]荷兰人对罗马法的研究和继受,还没有达到这种笃信不移的地步,它是《德国民法典》影响的直接结果。19世纪时期荷兰的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