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指出,违法性认识是与反对动机能否形成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形成反对动机的可能性是刑罚得以发挥其威吓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不可能形成刑法上的反对动机 ,是因为:对于违法性的结果虽然是行为人所选择的,但如果这种选择是在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即缺乏违法性意志,我们仍然不能归罪于行为人。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5.html -
了解详情
所说的作为犯罪的法律后果的刑事责任。 其次,我国刑法理论上也存在着非难可能性意义上的责任概念。如主体要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就是非难可能性 伦理责任或者道义责任。 [5]当然,在社会救助制度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不可滥用期待可能性理论为重婚者开脱罪责。 [6]英美刑法理论是通过抗辩事由来解决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6.html -
了解详情
预见的。所以,作为过失核心的所谓违反结果预见义务就是注意义务的内容。如果有预见可能性,注意力集中就应该对该种结果有预见。对此尽管由于没有预见未能回避结果,也认为 ,第9 页。)所以,责任的结构除心理事实外,还应包括规范评价和期待可能性两方面内容。规范评价是指对法律规范有遵守的义务,行为人违反义务而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60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因为事后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即缺乏违法性,也可能是因为事后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即缺乏有责性{4}。 在笔者看来,竞合解决理论难以合理解释不可罚 为了针对行为人的人性弱点而给予法的救济,如果秉持法规范的标准,则没有期待可能性理论存在的余地。 [6]2009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58.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过错原则(comparative fault)、值得保护原理(deserving protection)、自我答责理论(selfliability)以及期待可能性理论(expective possibility)。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正当性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5.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过错原则(comparative fault)、值得保护原理(deserving protection)、自我答责理论(selfliability)以及期待可能性理论(expective possibility)。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正当性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9.html -
了解详情
种意见认为,对张某在出租车中容留李某、孙某吸毒的行为,可以认为其缺乏期待可能性,因而对张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理由主要有三点: (1)出租车司机没有任何拒载 理论只是对法律已做出出罪规定的条文进行说明阐释的理由,而不应动辄以缺乏期待可能性为由得出无罪的结论。例如,我国刑法之所以没有将本犯自己作虚假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1.html -
了解详情
素养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司法腐败现象频发的情况下,贸然将理论上尚不成熟的期待可能性引入司法实践,其结果如何,令人忧虑。回到单位犯罪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范围限定问题本身 问题。因为,即使是积极实施单位犯罪行为并对单位犯罪起主要作用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很难作出违背单位领导意志的行为,即不具有期待其作出合法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6.html -
了解详情
允许行为人选择其他行为。如果行为人具有在客观情况制约的范围内选择合法行为的可能性,而行为人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了违法行为,那么国家就有理由要求行为人对之承担 而持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获得恕宥而减免刑事责任。在英美法系,期待可能性实际上是合法抗辩的理由之一,如前述英国《1971年毒品滥用法》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危害结果归责于行为人。不过,应当注意的是,目前在不少国家,都主张用期待可能性来解决罪过的构成问题。因为,虽然行为人对发生的危害结果具有故意和过失, 过失中的无认识和过于自信过失中的不注意包容。 [④] 强调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可期待性,也是我们的主张,请参见下文的说明,恕此处不赘。 [⑤] 对于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