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抢劫手段的局限,使行为人一般选择被害人孤立无援,难以求救的场所进行。由此看出,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的人身危险性特征。即:对携带凶器抢夺应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较典型的抢劫犯罪为小,在适用必须严格掌握,防止这一规定的滥用,以致混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这要从以下两点来把握: 1、对携带一词要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6.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是单位财物。犯罪客体与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财产的行为。本文对两罪在实践中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阐述和界定。 一、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 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非公共财物的情形下,也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三) 如何从混合型经济中认定公共财产 如前所述,我们主张贪污罪的犯罪对象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66.html -
了解详情
秘密自身价值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是不准确的,混淆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与普通财产罪的犯罪认定标准。同时,如果将商业秘密自身价值等同于侵权人 案件时各行其是,笔者认为,最高司法机关应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计算方法。抑或基于重大损失的认定困难,立法机关可以寻找新的尺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第4辑。)显然,该观点将走私概括故意和对象认识错误混淆,也把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认识错误和非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认识错误混淆 暴力抗拒缉私。武装掩护走私作为走私罪的从重处罚情节,暴力抗拒缉私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也就是说,两行为并不冲突、矛盾,也不存在重复评价的问题。如果行为人携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2.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事实以及刑罚裁量事实;也有助于学者们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便于指导立法机关准确把握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要求的内涵与程度,在立法中尽可能使用记述意义的其他,尽量 罪的规定与第236条强奸罪的规定。否则,必然会混淆罪与罪之间的界限,扩大处罚范围,违反罪刑法定原则。通过体系解释协调法可以推断出,强制猥亵、侮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01.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工作人员所作出的专门解释,但实际上,同时也对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的犯罪对象作出了规定,即: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作出从事 解释》把凡因客观原因不能退还公款的挪用行为,一概认定为挪用公款罪,混淆了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界限。 宣炳昭 江献军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2.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工作人员所作出的专门解释,但实际上,同时也对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的犯罪对象作出了规定,即: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作出从事 解释》把凡因客观原因不能退还公款的挪用行为,一概认定为挪用公款罪,混淆了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界限。 宣炳昭 江献军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1.html -
了解详情
公私财产安全,危及社会生活安宁的行为。 关键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犯罪概念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各国社会实践中的多发、常见的犯罪之一,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在各国 ,如果把侵犯特定多数人人身和财产的行为,归入到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容易混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因为对所谓特定多数,是指确定的多数而言,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96.html -
了解详情
个案件都不复杂,案情都是十分清楚的,问题是怎么定性,对照法律条文该定什么罪。近现代西方的一些法治原则,尤其是刑法法治的原则,已经进入到我国。直接的表现是 着是否这种争议。 此外,还有人把侵占罪的争议扩展到民法的不当得利。其实,在民法上不当得利的规定也是清楚的,不可能随意混淆的。 人们喜欢用犯罪构成四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490.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要求客观上实施勒索财物的行为。勒索(或者提出其他不法要求)行为不是绑架罪的客观要件。 第三,勒索(或者提出其他不法要求)只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从犯罪 对行为人犯罪目的的查明,有客观归罪之嫌,在一定程度上有虚置绑架罪条文的危险。而且,混淆了主、客观要件的区别,不符合立法规定和犯罪构成原理,不当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