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向监狱管理机关或上级公安机关提出建议的; (五)具有特殊科技知识或者特殊生产技能,原工作单位或有关部门因国家重要生产 从严掌握。 第四十二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有本办法第八条第(二)项规定的五种表现之一的,可以依法予以减刑、假释;具有该条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226.html -
了解详情
人起不到担保作用。第四,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遵守的规定,承担的义务,违反规定的后果,以及执行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的程序等,法律都没有相应的规定。 。按照法律规定,法院承担着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执行的任务;公安机关承担着对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驱逐出境和一部分剥夺政治权利及余刑为一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71.html -
了解详情
人起不到担保作用。第四,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遵守的规定,承担的义务,违反规定的后果,以及执行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的程序等,法律都没有相应的规定。 。按照法律规定,法院承担着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执行的任务;公安机关承担着对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驱逐出境和一部分剥夺政治权利及余刑为一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3.html -
了解详情
或裁定适用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5类罪犯不予关押,交由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和基层群众执行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一种非监禁性的刑法执行 做出监外执行判决、裁定或决定时把关不严 我国法律法规对监外执行的条件和审批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少数司法人员执法思想不端正,滥用权力,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2984.html -
了解详情
了监督的法律地位和规格。其二,对刑罚执行机关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方式和程序规定不力。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裁定与刑事裁判的本质 预防和及时纠正超期羁押。三要建立健全派驻检察人员列席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会议制度,加强对罪犯减刑的事前监督,检察机关应提前介入减刑活动,并赋予罪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6.html -
了解详情
、初犯、未成年犯、老年犯等身体或者人身危险性比较小的罪犯,可以突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限制,而予以缓刑。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也不能单纯局限在严重疾病、怀孕或者哺乳 也是非常高的,这也使司法者出于“安全”的考虑,能不缓就不缓、适用假释的条件和程序也是严而又苛,监外执行的对象也仅限于少数几种犯罪分子,这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行政处罚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减刑、假释或又犯罪处理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和程序;罪犯离监探亲的条件和程序 回归社会,使其尽快过上自由生活。此外,完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罪犯要按规定程序,给予暂予监外执行。 五、和谐精神 和谐精神是监狱行刑的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02.html -
了解详情
试点工作。通知下发后,北京、上海等六省市率先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把被处以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等五种人列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第214条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机关应当对其严格管理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79.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有据。虽然,我国刑法等法律法规中对非监禁刑的执行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并不完善,较为分散。这种成文法律的不系统性,在一程度上导致了非监禁刑的执行 条款具体化。如上述谈到的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程序,假释事前监督的规范操作程序等。其次增加检察机关事前监督和实质监督的职能,如对罪犯的假释、保外就医在决定或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4.html -
了解详情
10:17:59 尚亚杰 司法实践中,由于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观点认为社区矫正对象就是监外执行罪犯,包括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裁定 、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9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