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对受贿罪的容忍态度,其不断提高表明立法者是在对受贿行为逐渐让步,而刑法进化史表明人类社会对社会危害行为的容忍度是在逐渐降低的。第六,提高受贿罪入罪标准与 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第79页;王秀梅:《论贿赂犯罪的破窗理论与零容忍惩治对策》,《法学评论》2009年第4期,第67页;游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291.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者对受贿罪的容忍态度,其不断提高表明立法者是在对受贿行为逐渐让步,而刑法进化史表明人类社会对社会危害行为的容忍度是在逐渐降低的。第六,提高受贿罪入罪标准与 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第79页;王秀梅:《论贿赂犯罪的破窗理论与零容忍惩治对策》,《法学评论》2009年第4期,第67页;游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93.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刑法中的责任根据类型。其中,(1)代表的是传统的刑事责任根据模式,成立犯罪不仅要求证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相应的危害结果,而且必须证明行为人对行为的实施与 ,《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116}参见郝艳兵: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7期;王立志: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2.html -
了解详情
区分,而且区分了也没有太大意义,刑法设置这些犯罪条文,更重视的是危害行为及其后果,而其行为时的罪过心态无论是故意抑或过失,立法者都是打算给予处罚的。至于 完善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解读,(33)并从醉驾入刑的对策、理由、情节、界限、认定等方面集中了理论界、实务界的观点摘要,且辐射各地首案,有利于司法人员对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96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理性的立法中,仍然必须审慎考察某一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否达到了犯罪化的程度。一般来说,当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越 以保护国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限制国家行为的刑法。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21]庞凌:《权利、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理性的立法中,仍然必须审慎考察某一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否达到了犯罪化的程度。一般来说,当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越 以保护国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限制国家行为的刑法。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21)庞凌:《权利、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294条及相关条文作了修订,这是立法机关对理论界建议完善相关条款的回应,标志着我国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法规定完善在即,被有关媒体解读为《刑法修正案(八 ,具体条文表述为:实施前三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关于这一问题,《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41条第四款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2.html -
了解详情
】多次犯罪/连续犯/接续犯/未完成形态 一、问题的提出 刑法中的多次是指相同性质的危害行为的次数较多,而不是指同一行为人分别实施不同 ]沈志民.抢劫罪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9]张小虎.多次行为的理论定性与立法存疑[J].法学杂志,2006, (3). [20]赵征东.多次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22.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改制过程中职务犯罪突出。四是窝案串案突出。五是渎职侵权犯罪造成的损失巨大、危害严重。因失职渎职而造成豆腐渣工程、特大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不仅财产 发挥党纪国法的威力,对腐败分子严惩不贷,使腐败行为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促使其不敢犯。 1.完善职务犯罪立法。总体而言,我国《刑法》具有厉而不严的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10.html -
了解详情
特点,即具有物质性。非物质性的内容无法成为危害行为直接作用或指向,并说明危害行为的成立。现行刑法分则的具体犯罪中,对于行为的对象性事物也都是以物质形式 了解立法者的立法意图和认识犯罪客体内容的中间和媒介,从而为认定行为具体的犯罪性质提供了事实基础。 行为对象则不同,由于行为对象是危害行为的内部特征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