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人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股份转让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则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应当由出让人承担。其理由如下 当受让人受让股份时明知该股份是有瑕疵的股权时,其就应当知道股份转让的法律后果,即应当承担该瑕疵股份项下的民事责任;在出让人与受让人作出特别约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98.html -
了解详情
并没有受到普遍支持。 三、承认或者拒绝履行待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 如果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已经完全或基本上履行了合同的实质性义务,那么就留下了对另一方当事人相应履行 推定为托管人拒绝履行。在第9、11、12、13章的案件中,在重整方案被确认以前,托管人可以随时决定对待履行合同是承认履行还是拒绝履行。如果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无因性,因此,作为物权登记的基础法律关系被推翻,无论民事判决中对合同无效的后果、撤销合同的后果及解除合同的后果是否作了相应的裁判,登记行为都失去了 时,原转移登记行为已不具备可撤销性。合同被确认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的事实,对于判断是否撤销登记行为已无意义。而合同是否有效,本来对于判断登记机关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72.html -
了解详情
。此类合同应该由合同无效或撤销制度来调整。 (二)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在有效成立以后,任何一方都不得随意解除合同,法律设立合同解除制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 并要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恢复原状的义务。合同无效导致的恢复原状在《民法通则》第61条中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61.html -
了解详情
2款又进一步将恶意受领人(明知或应知无效的受领人)剔除信赖利益的保护, 从而完美地解决了戏谑行为的法律评价问题。 《澳门民法典》对戏谑 , 并以信赖利益作为均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砝码。 戏谑行为无效, 就是戏谑行为不发生行为人戏言所宣称的法律后果, 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因此, 凡是具备戏谑行为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9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权利继受人必须承担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29](5)排斥时间在后的所有权移转登记申请在登记机关通过登记确认不动产物权变动之前,物权出让人仍然是标的物 。第二,它可能是无效或者可撤销的,但是,在实体法上意思表示没有瑕疵,在登记完成之后,登记同意的撤销不能改变权利状况。登记同意可以被解释。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90.html -
了解详情
们,都拥有评价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权力,大量的合同被确认无效。④“法律上的否定评价等于一律无效”的认识,一旦成为习惯思维,就将产生巨大的惯性,最终形成集体无意识。 获得标的物所有权,乙又将该标的物转让给丙。后甲乙间的买卖合同被认定无效或被撤销,但由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乙仍然取得所有权,所以乙将标的物转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75.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既不通知抵押权人也不告知受让人。按照《担保法》的规定,这类转让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而开发商却逃避了合同约定的 弄清这一问题,首先有必要分析无效行为与可撤销行为的区别。尽管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有相同之处,如合同都会因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效力,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承担方式。的确,我国《民法通则》和现行《合同法》在规定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时有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规定。但是笔者认为,这仅是对合同被确认 撤销的场合规定返还财产之责任方式,笔者推测无外乎是因为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或撤销将自始无法律约束力,基于该合同而取得的财产也就会失去合法根据。因而,在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05.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时应对此类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关于撤销权行使的法律后果。《民法通则》第61 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 规定(台民113、114 条) , 而德国民法典对撤销的法律后果则只规定:“法律行为经撤销后, 视为自始无效”(德民142 条) .民法理论认为, 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