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审理期限是法官职业伦理问题,而非民事诉讼法程序制度。在即将修改民事诉讼法之际,删除审限制度规定,加强对诉讼机能的调整,为当事人设置诉讼促进义务,使 统筹安排,并在工作中改进方法,采取措施,力争及时审结??有了审限的规定,便于对审判人员办案进行督促检查; 〔1〕131而这一修改意见提出的背景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9.html -
了解详情
和医学知识的鉴定主体,完善中立规范的鉴定程序,建立有效的鉴定意见质证认证机制;在工作措施上,应当调整现有鉴定机构,规范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同时打造专业化 亟需对现行人身损害鉴定制度进行重构,以切实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我国人身损害鉴定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行规定及评论 我国现有各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6.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状况和司法实践的需求来看,这样的区分已经显得过于粗疏,有必要在立法修改中实行更进一步的程序分化。对一审诉讼程序如何分化,迄今为止学术界提出的方案大体上就是在 年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为标志。关于最高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对指导性案例制度形成背景及功能的解说,参见,胡云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及时纠正违法。修改后的刑诉法第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由此可见,刑诉法并未要求 )负责审查批捕及对所有参与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定机关的法律监督。这样有助于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走上正规化、专门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要从工作制度上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死缓核准权归属高级人民法院,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鉴于死缓制度的特殊属性,从缓解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考虑,由高级人民法院执掌死缓的核准权是可行的,对此 宪法,其效力应高于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的规定及1983年修改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因此,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99条, 即死刑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97.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2、对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作出较完善的制度规定(见后述)。3、可规定律师会见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应一次性 当事人和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修改前的《刑诉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向被告人出示物证,让他辩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1.html -
了解详情
》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新法施行后,会给人民法院的再审工作带来哪些影响?对于此次修改,又该如何从理论上加以评价?本文拟对此略作阐述,以求教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同仁。 一、再审事由的细化 对于2008年前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制度,不仅当事人意见很大,法官们也不满意。当事人认为其申请再审权经常受到漠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9.html -
了解详情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民事诉讼法(试行)修改草案的说明》中曾明确提出执行是审判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法律和人民法院的尊严??[20]江 其他方式,如检察建议、检察意见或监督意见、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加强了对执行活动的监督。但是,因为缺乏明确、详细的制度规定,这些监督实践都是以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有权提起或参与民事诉讼的条文。[7] 《初稿》印发全国各有关单位讨论,征求修改意见。各地检察机关反映《初稿》规定的人民检察院提起或 》),均无此内容。 我认为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及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结合我国当今实际,参照我国检察制度史,借鉴外国经验,应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0.html -
了解详情
第2期 【摘要】以刑事辩护律师的视角来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在辩护制度方面,应从辩护权的一般规定、辩护人的职责、侦查阶段律师的地位、律师会见、阅卷、 程序开展辩护工作,而不是二审辩护的延伸。2.在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有权会见被告人,有权阅卷,有权调查取证。3.辩护律师有权提交书面辩护意见,约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