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的那样: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34] 。那么这样的结果就是秦短短二世而亡,在这样的历史教训 是以韩非子在《韩非子忠孝》篇的论点为基础的[37] ,所谓的纲常名教,骨子里仍是地地道道的法家精神,与孔孟之道南辕北辙。[38] 。事实上,无论是儒家提倡的德治也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3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或命令侵犯之。这也许是中国宪法性文件中规定未列举权利保护问题的最早的表述。[42] (三)基本权利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外国法影响 从历史发展的 无奈》,载社会转型时期宪政建设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编,2007年5月21日-22日。 [39] 参见宪法起草委员会第54次会议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29.html -
了解详情
或命令侵犯之。这也许是中国宪法性文件中规定未列举权利保护问题的最早的表述。 [42] (三)基本权利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外国法影响 从历史发展的 与无奈》,载社会转型时期宪政建设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编,2007年5月21日-22日。 [39] 参见宪法起草委员会第54次会议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20.html -
了解详情
。他的“充满灵气和文雅的英文”,⑦ 得力于自幼所受教会学校的新式教育。宁波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居民刻苦耐劳,又善于经商,遂能为子弟提供较好教育 诟病。29 霍姆斯则被视为实用主义的大师,以重在解决案件争讼而达成公正为中心,自司法过程当事者的视角,讲述法之如何为法。二人的追求自然有别,思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7.html -
了解详情
政体)。他将“庶建”政体称之为“真民主”;同时反对使用“共和”一词,因为共和一词最早见于周代,“乃帝未出震之时,大臣居摄之号”。[44]此时,他对 长的过渡阶段,而将实行自由共和的任务推到过渡阶段以后再考虑。过渡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造条件,甚至不惜以独裁专政和巨大牺牲来训练国民。孙中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5.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影响,由此引发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型冒进和后20年单项突击“GTP财富中心”的掠夺型扩张。换言之,建国50多年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是在经受“挫折”和 的激励,提高有德性者为善的预期收益。惟有这样,道德宣传和道德教化才能真正收到成效,也只有在多次博弈中使这种情况不断重复,深入人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05.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本次修改的基本情况加以简单介绍,然后以裁量统制问题为中心结合有关判例对日本行政诉讼的审理方式进行阐述。 二、行政诉讼制度与2004年《行政 日《最高裁判所民事判例集》第27卷第8号第925页。 [14] 较早采用“中间程度审查”的判例,除了本文所提及的昭和48(1973)年最高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9.html -
了解详情
治理策略该怎样恰当地定位自身以形成一个充分的市民社会空间。这也是秦先生文章的中心论题。但是,秦先生极富洞见之处恰恰也是其失误之处。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社会 大义的可能性,进而抽空了民族历史叙述义理化的根基,使民族历史、政治法理、道德教化难以进行一体化的融构,最终成为一种纯粹的思想理论,而非民族性主义论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6.html -
了解详情
政体)。他将“庶建”政体称之为“真民主”;同时反对使用“共和”一词,因为共和一词最早见于周代,“乃帝未出震之时,大臣居摄之号”。[44]此时,他对 长的过渡阶段,而将实行自由共和的任务推到过渡阶段以后再考虑。过渡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造条件,甚至不惜以独裁专政和巨大牺牲来训练国民。孙中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html -
了解详情
,相反,它们只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的一部分,对它们的认识必须通过考察其与知识中心长时期的联系才可能获得。[2]毫无疑问,把这种视角引入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当中将 保持自己文化、习俗和社会组织的民族。对于这些民族,朝廷向以特殊政策待之。早在秦汉帝国形成之始,中央政权即对西北、西南多民族聚居或杂居地区实行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