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的要求,我国在能源立法中还应该实现以下制度的创新: 1、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意义 法》、《气候变化计划》、《能源政策基本法》;2005年美国颁布了新的能源法案《国家能源政策法-2005》。参见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99.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项来加以关注,应当以环境立法来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政府得到落实。在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已成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的形势下,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 的制度安排非常薄弱。有一些制度和措施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本身应当是以规范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为主的制度,在我国的法律中却偏转为政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81.html -
了解详情
废物管理、处理和处置方面都有很大的业务量。而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体系尚处于低水平的萌芽状态。就我国而言,这种处理是通过遍布各地的资源 12,凡设立生产性企业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建设。但我国的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75.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与内容上,我国虽已建立 预防为主等系列管理制度,实际上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仍然只能做到末端控制,或者说是末端控制下的预防。譬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 ,加快国内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尤其是在填补企业环保法律空白和与国际接轨方面,如制定绿色包装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发展与环境综合决策法。明确投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838.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污染、公众参与等。 3.1.1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它是预防原则在项目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该制度一般要求对重大活动可以预见的环境 ,预防跨国水污染事故,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与邻国友好关系的开展,中国亟需采取切实的法律措施。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412.html -
了解详情
产业为主,这些产业获利高,成长性强,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带动性,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渠道,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活水平。目前工业发达国家 一直是慎之又慎。这当然影响了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发展,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不完善的外汇管理制度使得我国跨国公司在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极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72.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和评价,并制定防止和减少环境损害的最佳方案。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虽然在不同的时期范围有所不同,但总体 三资企业的建设项目)都要适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在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主观上的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客观上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606.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环保总局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办法。如我国2002年10月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显然,我国《环境保护法》有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原则的规定已经远远滞后于下位法以及法规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在修改时,作为对下位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62.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以为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提供支持。与此相关,我国尚未建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未将环境健康风险纳入评价范围。 2、管理 和表达方式,眉毛胡子必须分清。但在环境法研究中,由于各路学者对于环境法学的性质和立场缺乏统一而明确的认识,环境法学的发展呈现出分散、随意性,每位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96.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明确了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行公众参与。由于立法并没有具体确认哪些环境管理事项公众有权参与,这使得在大部分的环境管理事项中习惯性地排除了公众参与,特别是在一些有科技背景的环境管理事项上。还有如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虽然许多环境法律法规中都规定环境影响报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