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的主观方面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虽然从理论上讲二者的客观方面不尽相同,但是,当行为 诈骗罪的区别[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年第(3)期。 [7]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223页。 [8]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63.html -
了解详情
由直接故意构成。 (二)客观方面不同: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无偿取得他人财物,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因此其采取欺骗手段签订的合同通常根本 合同的行为,是区别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来,凡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目的的行为人,在依据合同取得对方当事人的资金或货物后,总是想方设法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34.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卡的行为。因此依据罪行法定原则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本人认为该行为当属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理由如下:第一,主观上该行为人不管是否明知 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 第二,客观上行为人出于一个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概括故意,在不明知的情况下,盗窃他人伪造的信用卡并使用,该盗窃行为和信用卡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78.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是刑事犯罪附带民事违法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公私财产所有权,将受到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的双重处罚;经济合同纠纷则是单纯违反《民法 占有他人财物,所以不宜以合同诈骗论处。民事欺诈不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只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为了经营上的便利或在经营上受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23.html -
了解详情
;③(2)认为所谓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或者以暴力为胁迫手段内容,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④(3)认为暴力犯罪是指 % 12%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91 3 12% 3%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14 2 8% 14%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14 1 4% 7% 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090.html -
了解详情
。 (3)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 行为人明知财产所有权人或者保管人对其抢夺财物的意图有所察觉,有所防备,但是行为人利用了当时的 暴力相威胁,这些夺取财物的行为就是乘人不备,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有夺取财物的故意及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客观上实施的是公然抢夺,但是并未侵犯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8442.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刑法意义上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仅是指行为人意图使财物 是否具有真实的主体资格。合同诈骗中的行为人签订合同时往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假冒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 二、行为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行为人虽不具备实际条件,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782.html -
了解详情
集资诈骗罪定义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 ,而只是作为一种诈骗的手段,因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行为人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考察行为人集资的方法即考察行为人是否采用了欺骗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0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