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后,经法院审查后,若认为该事故责任认定是合法正确的,自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若法院经审查后认为公安交警部门在事故责任 处罚不服、以及民事赔偿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必须再次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若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还要继续参加刑事审判。也就是说,在行政诉讼之后,当事人要最终维护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73.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后,经法院审查后,若认为该事故责任认定是合法正确的,自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若法院经审查后认为公安交警部门在事故责任 处罚不服、以及民事赔偿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必须再次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若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还要继续参加刑事审判。也就是说,在行政诉讼之后,当事人要最终维护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44.html -
了解详情
取决于刑事政策的权衡,依然还有商榷的余地。问题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过失驾驶与危险驾驶区别规定,目前的交通肇事罪主要以驾驶的过失为基础,显然存在着畸轻 的主观动机编者注)增进交通安全意识,就有可能逐步确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总而言之,在处理过失驾驶或危险驾驶案件时,处以死刑算不了什么,机制决定一切应该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59.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后肇事者“见死不救”的行为在行为性质上是一种不作为。什么是不作为呢?不作为是指行为人不实施其依法负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这种义务一般有如下 而抢救无效导致被害人死亡。这两种情形肇事者的先行行为都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其后的“见死不救”行为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对被害人进行抢救又是肇事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8.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后肇事者“见死不救”的行为在行为性质上是一种不作为。什么是不作为呢?不作为是指行为人不实施其依法负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这种义务一般有如下 而抢救无效导致被害人死亡。这两种情形肇事者的先行行为都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其后的“见死不救”行为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对被害人进行抢救又是肇事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7.html -
了解详情
三十三条规定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对于驾驶机动车追逐、冲撞、挤别、拦截或者突然加减速、急刹车等行为,特别是对于驾车冲撞其他机动车的 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近年来,碰现象时有发生。所谓碰瓷,是指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其被害假象,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145.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逃逸会受到什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状态,由于这种 谈谈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161.html -
了解详情
报警这一额外的构成要件。自动投案与如实供述罪行确确实实是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两个法定条件,但是适用在交通肇事罪中交通肇事后报警这一情形下与其他的犯罪下的情况是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必须应尽的义务又算作是什么了呢?履行了强制性的义务,反而能对犯罪者以自首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样对于被害者是否有失公正呢?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16.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就不是技术鉴定行为,那该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对其性质的探究涉及到对违法的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如何救济,进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问题。 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60.html -
了解详情
状态,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而且这种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比例或许更大,这才是交通肇事罪的基准状态,而非主动接受法律追究。由此可知刑法上并不缺少既不从轻减轻又不 档,逃逸加重处罚,自首从轻减轻处罚,不逃逸不自首则按照基准法定刑处罚,相关法律规定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悖论,也不存在所谓的重复评价问题。第三,交通肇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