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刑诉法;再修正;改革建议 【写作年份】2003年 【正文】 一、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正的实质动因 1979年,在总结新中国建国三十年的治国经验和司法 的情况下,在执法人员能看得见但听不见的环境中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等。 5.改革了强制措施制度,使其更为科学合理。建议稿规定了四种强制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71.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基础上充分保障被告人各项诉讼权利。战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演变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行得通的。[16] 二、法治 。考察我国刑事诉讼法可以发现,有限的一些后果性规定往往集中于专门针对诉讼参与人的行为规则,如当事人应遵守的诉讼期间、被采取某些强制措施之后应遵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4.html -
了解详情
关注民生,应该听取民众的声音。 三是立法技术。有学者指出,我们刑事诉讼法的很多措施在实践中很难操作,比如主要证据复印件的移送方式。可不可以这样考虑: 刑事和解、坦白从宽、鼓励供述,建议完善侦查办案制度,把一些广泛使用的措施纳入强制措施的范围。 关于法院是否能在审判过程中决定对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有必要在实体法依据,适用条件和程序方面理清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刑事救济。 一民事诉讼法根据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不同表现万以及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不同 审判。但在判决前,应当允许当事人陈述意见或者委托辩护人辩护。(二)如果有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情形,即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130.html -
了解详情
有必要在实体法依据,适用条件和程序方面理清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刑事救济。 一民事诉讼法根据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不同表现万以及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不同 。其中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罪的犯罪主体为14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主体为对人民法院 的裁判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725.html -
了解详情
供述作为证据在诉讼中提出和使用,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2}。从而成为德国刑事诉讼中证据禁止理论的重要法律渊源 [2], 受到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关注。自1950 而警察或检察官许诺给予犯罪嫌疑人较轻的判决则属不合法。 3. 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该条没有普遍禁止在讯问中使用威胁手段,只是禁止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90.html -
了解详情
邮件检查、网上通缉等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将技术侦查和秘密技术措施列为法定侦查措施,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没有明确的 必须有一个了解案情,核实证据过程,为下一步能否采取其他强制措施提供依据。拘传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应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但拘传作为一种防范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7.html -
了解详情
拘传的,可以使用械具,它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到案的强制性。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传唤与拘传的适用条件规定得并不严密,因而造成侦查实践中出现了 极大困难。《刑事诉讼法》第55条、56条规定,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没收保证金或变更强制措施予以逮捕,无论罚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557.html -
了解详情
) 为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效实施,化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根据修订后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我省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措施的,可以依法作出变更决定。 醉酒驾驶案件中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表示认罪认罚的,一般应当适用刑拘直诉机制。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06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该罪的主要事实,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变更、解除强制措施的情况,侦查机关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等情况。7.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可以采取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