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造成死亡后果,故意犯罪的可按故意杀人罪论处,非出于故意,则不是最严重的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中的死刑。刑法规定,此类 处死刑。因为,一方面,如具有法定从宽情节,不处死刑符合立法上的规定;另一方面,如具有酌定从宽情节从宽不判处死刑符合有利于被告原则而具有其合理性,不与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15.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往往忽视自首、立功等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在一些罪行比较严重的案件中,审判人员往往忽视这些情节,仍然判处死刑。总之,目前在国内犯罪率继续走高,在 规定死刑的适用,如笔者提出的在故意杀人罪量刑设置上的修改。[23](2).死刑适用主体的限制。根据我国刑法目前的规定,死刑在适用主体上是把不满十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33.html -
了解详情
犯,根据一部实行全部责任原则,甲应对贩毒总额70克负责,从而依法判处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三,有利于准确认定主从犯,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区分 原则,将死亡结果归责于甲,让甲承担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责任。我们将刑法第25条的共同故意犯罪理解为共同的故意犯罪行为,提倡行为共同说就不存在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2.html -
了解详情
犯,根据一部实行全部责任原则,甲应对贩毒总额70克负责,从而依法判处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三,有利于准确认定主从犯,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区分 原则,将死亡结果归责于甲,让甲承担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责任。我们将刑法第25条的共同故意犯罪理解为共同的故意犯罪行为,提倡行为共同说就不存在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依此可见,在审判实践中,应区分一般的故意杀人罪与严重的故意杀人罪,死刑只适用于后者。 严重的 明系主犯、累犯,且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极大,故被判处死刑并被核准。 【点评与探微】我国刑法对故意伤害罪具备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72.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犯罪,进而均可设置和判处死刑?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上所述,本案虽然确系杀人命案,却非暴力犯罪。尽管实践中,故意杀人罪往往被视作暴力犯罪的 辩解时也援用了因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轻而致刑法上的应受谴责性程度较低,因而不当判处死刑的理论解说。然而,鉴于此一解读法,目前尚囿于学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43.html -
了解详情
与抢劫罪数罪并罚。 第二,杀人后的碎尸行为能否在故意杀人罪之外另定侮辱尸体罪?司法实践中,杀人行为本身没有达到应当判处死刑的程度,但因为存在杀人后碎尸 的构成要件中不妥当。就碎尸而言,不可否认符合刑法第302条侮辱尸体罪的构成要件,问题是能否将其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日本学者认为,杀人犯单单将尸体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58.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包括强奸妇女和奸淫幼女)、抢劫罪、贪污罪。需要说明的 掠夺居民财物罪。以上就是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可以判处死刑的犯罪的范围。也就是说,除了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以外,其余九个罪章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可以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1.html -
了解详情
最严重的罪行”。据此,本案被告所犯罪行,不在可判处死刑的罪种之列。 谈及至此,有人可能质疑:目前我国仅是签署了、尚未批准该《公约》,国际 年幼的孤儿……,等等,当地中法院仍然没有将本案认定为刑法第232条的“情节较轻”的杀人罪,而是――仍按一般故意杀人罪对本案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12年。可见,上述仅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9.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原审被告人郭明先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系累犯,主观 恶性极深,依法应当从重处罚。检察机关 ,或者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被告人,依法应当判处死刑,人民法院未判处死刑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出抗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6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