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来一下子喝光了,当场中毒身亡。在本案中,丈夫的死亡同妻子事先买回毒药,在威士忌中下毒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一点不容否认。但一方面,妻子买回 的(具体的)危险,这就意味着,作为实行的着手的判断基准的实质客观说是妥当的。但同时由于刑法第43 条中的实行意指实行行为(构成要件符合行为),所以,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8.html -
了解详情
,按想象竞合犯处断。如果对甲的伤害未达重伤程度的,应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关于同一性质的因果关系错误。刑法中规定的一些犯罪要求实际发生特定的结果 我国,一直将这种错误归入事实错误之中。即使主张采用犯罪构成事实错误和违法性错误划分方式的学者,仍然将其划入犯罪构成事实错误之中。〔20〕本文主张把错误划分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1.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里作者仅通过研究犯罪对象的具体内容与错误的关系,来探讨犯罪对象对罪过形式的影响。在中外刑法理论中,通行的观点都是将刑法中的错误分为“法律的错误” 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因此,行为人只要对自己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其主观上的罪过即可成立,无须认识这种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3.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死亡的案件。二、谋杀罪的因果关系英国刑法同样要求,谋杀者的行为必须是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其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 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二)“由于”原则(“butfor”principle)“由于”原则是因果关系中的首要原则,该原则是指如果被告不这样做的话,受害者就不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9.html -
了解详情
遭受重大损失”这一结果要件,玩忽职守行为与这一危害结果之间还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如前所述,玩忽职守罪是一种不作为犯罪,这就使得玩忽职守行为与“ 程某,就是玩忽职守案中危害结果必不可少的中介条件。最后,玩忽职守的因果关系还在于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平民百姓的见死不救和巡警的见死不救,法律要求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2.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因果关系来判断和发现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德日通说采取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中的折中说。不同的判断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2. [10]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47. [11](日)夏目文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602.html -
了解详情
犯特有的问题,而是客观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结果归属的问题。在此首先要讨论的是,对中止犯中的损害是否需要进行某种限定?例如,杀人犯中止了杀人行为, 含义?如果说直接性只是意味着损害与行为人的行为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损害能够归属于行为人的行为,是完全成立的;如果在此基础上还附加其他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13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例如行为、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都是要求行为人认识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故意之所谓意欲。在这个意义上说,故意的意欲是 上对一定的危害结果必须有认识。[13] 现在看来,笔者的这一观点是值得反思的。笔者曾以我国刑法中的诬告陷害罪为例加以论证。诬告陷害罪虽然不要求使他人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6.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当作在根本上是以伦理的、以及人伦关系中实践的道理或条理为根基的东西。由此出发,就不能不认为,刑法中的行为,也是伦理观点中的行为。作为伦理主体的行为( 行为论的基础上,得出不作为不是行为的结论。因为不作为在物理意义上是无,而行为概念的标志是意识与行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不作为不存在这种标志。[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6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目的。因此,刑事责任的基础不是犯罪的行为,而是行为人。实证学派将行为人的人格作为罪刑关系的主要线索理论,被称之为刑法中的主观主义。 刑事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 可能也不允许适用于犯罪发生之前。(注:根据罪刑均衡原则,犯罪与刑罚的因果关系要求,犯罪相对刑罚具有决定性、始发性,刑罚则处于后继性、从属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