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判断;反过来,如果仅仅是国家工作人员主动向对方表示收受贿赂的意思(单方的约定受贿、索贿),而被索要方对此不置可否,是否可以认定为被索要方 ,省检察院反贪局《起诉意见书》认定邱某某构成受贿500余万元。[24] 邱某某受贿案是2014年四川省反腐斗争中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进行侦查监督的唯一一个厅官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63.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直接受贿有差异,实质上还是以权换利或权钱交易,只不过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权被特定关系人用来换钱,这种权钱交易具有间接性。据此可以肯定, 人员与特定关系人有共同受贿的犯罪故意的情况下,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或职务便利收受贿赂,双方是否还有可能构成(或触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果根本不可能构成此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2.html -
了解详情
; 3、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已经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办人原有职权或者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高法〔1999〕65号《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利,离退休后收受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999.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犯罪人是否进行了意思联络,具体到征地补偿中,即征地工作人员对他人骗取征地补偿款的事实是否明知。如明知,则进人共同犯罪的判断领域;不明知,则不存在 案件的第一步。法益的定位是一个整体性思维,结合国家征地工作人员客观的职务行为与其主观心态,其可能侵犯的法益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贿、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1282.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犯罪人是否进行了意思联络,具体到征地补偿中,即征地工作人员对他人骗取征地补偿款的事实是否明知。如明知,则进人共同犯罪的判断领域;不明知,则不存在 案件的第一步。法益的定位是一个整体性思维,结合国家征地工作人员客观的职务行为与其主观心态,其可能侵犯的法益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贿、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728.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图,即具备该要素。考虑到受贿罪的本质是侵害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是否事实上实施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并不重要。因此,笔者赞同主观 》的规定,由特定关系人以及其他关系人受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本意见所列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193.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接受了财物并事后予以转告,而本人并不知道接受的财物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对价,缺乏收受贿赂的故意,不能认定其成立受贿罪的共犯,而只是 、特定关系人及特定关系人以外的第三人),那么此时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受贿罪呢?第三人是否可以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呢?根据我国目前刑法学界的通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345.html -
了解详情
对某种对象的非法控制之日起计算。 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有共犯,尤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能否认定为本罪的共犯,理论与实务存在激烈 第245页。 [13]参见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9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