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程序的法律调整方式和原理,因此二者之间的必然包容关系是不能否定的。如果没有对判决程序的理解,那么要理解执行程序也不可能。尽管强制执行制度与实体法有着 更好的保护私权,实现民事执行目的。当然过分强调保护私权也有一定的缺陷或说是局限性。因为在这种法律原则的指导下设计的诉讼制度会造成无视诉讼经济,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32.html -
了解详情
,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二、基本原则的理论梳理 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理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上最为混乱的问题之一。 [7]在各种版本的 学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只有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才称得上基本原则; [10]有的学者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归结为平等原则、处分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程序本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3.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当事人最有资格成为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17]再审程序属于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应当适用当事人处分原则,只要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有 [M],法律出版社,1998,69页。 [8]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第180-18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6.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权利要求法官予以说明。 适用民诉法第十三条的问题,实际就是正确适用处分原则的问题。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包括对民事诉讼权利 诉讼、终结诉讼那样,以列举方式明确了具体的适用情形。二是某些法官对该条的含义理解不透彻,缺少关于法律原则适用的相关法理知识。没有适用民诉法第十三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73.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当然出现了对同一类型案件审理中的法律思维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处分原则。笔者认为,请求变更权在民事法律规范中体现出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 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可变更民事行为法律后果的实现,只有在当事人提出请求的前提下人民法院才可予以审查裁判,否则将构成对处分原则的违背,不符合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84.html -
了解详情
介入民事诉讼存在着不当干涉私权的危险,使当事人实施处分行为发生困难;同时,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将破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其实,只要正确认识了检察机关在民事 的判决、裁定。就判决而言,一旦发生法律效力检察机关即有权提出抗诉,这一点的理解上并无分歧。而就裁定而言,我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又产生了辩论主义。对辩论主义原则的理解,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法官不能以当事人没有 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译者前言”部分。转引自刘学在:《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之检讨》,《法学评论》2000年6期 。 4、(美)约翰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28.html -
了解详情
等方面。 需要特别指出,外系统作为来自社会并对诉讼形成的制约与监督,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对法官的制约和监督,而应当理解为对诉讼中各主体活动的 加以干预。前苏联法学家指出:“检察长根据法律提起民事案件,并把案件移送法院审判。检察长的这一职权乃是苏维埃的处分原则的表现。”检察长不仅可以提起案件,而且可以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解释。笔者拟就该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谈点粗浅看法。[主题词]:简易程序,规定,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有可乘之机,任意推翻调解协议,既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也不符合诚信原则。调解的本质是处分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在调解协议的生效问题上,应体现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html -
了解详情
,而由其他国家法院审理更为适当,因而拒绝行使管辖权。[1]还有人认为,该原则的含义是指在国际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原告可以自由选择一国法院而提起诉讼,他就可能 财产且可供扣押即可,则存在合理性问题。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恰好是后一种理解,只要有可供扣押的财产,不论是否与案件事实有关联,即可以此行使管辖权。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