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研究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必须研究认识错误问题,以确定错误如何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做到准确定罪量刑。 (二)刑法错误论的立法依据 对于刑法 的一般财物,却到值班室将枪支作为一般财物加以盗窃。对于这种错误,只能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认定犯罪性以侵害。比如,行为人误以人为兽而实施杀伤行为。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9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看作是经单位集体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在我国的单位犯罪或者说单位犯罪论的研究中,虽说在形式上将单位看作是与其 。因为,单位自身并不能像自然人那样活动;自然人行为人的行为若没有引起刑法所规定的、作为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的话,则在客观上无法判断该单位是否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99.html -
了解详情
突出刑法的保护功能。同时,新刑法分则还针对79年刑法罪状设计过分粗疏的状况,采用尽量具体化的立法方法,使许多犯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化、明确化,减少了不必要的模糊 达到所谓的细密)恰好是打击犯罪的有效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降低了控方的证明责任。[xvii]见拙文:《刑罚正义论-罪刑法定的价值分析》,载赵炳寿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9.html -
了解详情
论故意犯罪的事实认识错误 摘要:故意犯罪中的事实认识错误问题的理论研究,对于刑法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相应的理论研究仍有缺陷。事实认识错误 抽象符合说认为,在行为人所认识的构成要件事实与现实发生的构成要件事实相一致的限度内,承认故意犯罪。其基本观点是,如果有犯罪的认识,实际上发生了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133.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危险。具体危险,是指实际损害法益的危险状态,刑法分则条文规定这种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是具体的危险犯。这种危险乃是需要依据科学法则和经验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538页。 [3]李希慧主编:《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4]对此有两种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422.html -
了解详情
类似。因此,类推解释是依据立法精神和原则对犯罪构成要件,即法律的明文规定作实质判断的结果。这一结果虽然超出刑法某一条文的意思范围,但并不违背立法的总的 2010年版,第39页。 [15]同注[10]。 [16]参见刘明祥:《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载《法学家》2008年第2期。 [17][日]木村龟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2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支配、控制(包括持有、拥有、私藏、携带等)特定物品或财产的不法状态为构成要件的一类犯罪。 ○5 上述几种观点,均有其合理之处,他们从不同角度给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但行为人何时消灭对特定物品的支配力,在刑法上不影响非法持有型犯罪的构成,只是对于计算这类犯罪的时效期限有重要意义。 第二,持有支配特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6.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2]而准犯从字面理解上来看就是一种准用型的犯罪,它系指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与被准用的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立法者的特别规定而被 暴力或暴力威胁的,就应认为具备了准用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而我国刑法对分则中所有条款的规定都是既遂状态的。故而可以认为只要行为人使用了暴力或暴力威胁即构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1.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现实可能性+紧迫性=危及,也就是说,如果某种暴力犯罪的存在足以使法律所保护的人身权利随时遭受不可能挽回的损失状态时,那么可以说这时人身权利所遭受的暴力 》第3卷。 [3].见司明灯著的《论特殊防卫的构成要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5月版马松建、史卫忠主编《刑法理论与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2.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危险。具体危险,是指实际损害法益的危险状态,刑法分则条文规定这种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是具体的危险犯。这种危险乃是需要依据科学法则和经验 《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538页。 ⑶李希慧主编:《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⑷对此有两种解释: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