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从司法逻辑的角度解释刑法任务远远不够,实现刑法这种生活性目的内容并非是刑事司法所能单独解决的,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立法主导型的法治发展模式中, 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且,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223.html -
了解详情
是懦弱可欺等,……属于广义上的被害者过错。在行为互动的事实意义上,这类过错确实是刑事事件发生不可或缺的,被害者具有某种事实上的可归因性;但在伦理及法律评价的意义 关系的不同,其在社会危害性甚至被害人过错的认定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又比如,在诈骗犯罪中,被害人往往有贪利、轻信的过错,但由于这种过错的产生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615.html -
了解详情
,在中国是一个新课题,在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刑事领域的国际合作,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司法管辖权、法律 这种行为不仅依据国内法,同时也依赖于国际条约,从而成为国家协调意志的结果。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63.html -
了解详情
: 第一,过度强化赔偿的作用。在我国近年的刑事和解实践中,不论是对整个刑事案件的和解还是对附带民事部分的和解,重点在于加害方对被害方物质赔偿 ,似快了许多。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了解到,在美国尽管理论上对刑事和解关注较热烈,当然也有的州如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明尼苏达州(Minnesot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8.html -
了解详情
。再如,对相关证人的调查笔录、询问笔录又该如何定性和归类呢?是书证?是证人证言?还是自成一类的证据?从学理上讲,对证人的调查笔录、询问笔录是以 危害性及主观恶性并不亚于诈骗、盗窃、妨害社会管理及刑事诉讼中的伪证之罪。故,为体现司法权威和法律的严肃性,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刑法中对民事伪证行为,毁灭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6.html -
了解详情
如下分析。 第一,被告张某是否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依《刑法》第196条第二款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 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处理损失问题;当受害人既启动民事诉讼又报案的,由法院视情况决定分别处理还是将民事诉讼合并于刑事程序中。 需要指出,《解释》根据宽严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6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的衔接,律师豁免权、保密义务及嫌疑人对案件的知情权,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定,死刑复核程序与死刑辩护等话题展开研讨。现将会议研讨内容综述 对法律文本的解读,或者对法律用语的理解。现在对法律文本而言还是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对于律师执行职务当中了解到的犯罪事实,如果作为例外,不受保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6.html -
了解详情
于形式;第二,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导致内容可以超越形式。然而,究竟是传统刑法理论本身的矛盾,还是批判者陷入了他所批判的“典型的似是而非的诡辩”呢?认真分析李 。这就是为什么造成严重损害的合同违约与没有造成严重损害的合同诈骗两种行为,可能分别属于民事与刑事的范畴。而有些法律所规定的法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7.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被害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客观事实,1974年有人提出“刑事犯罪的被害人更重要的事是刑事司法制度的被害人”,以示刑事犯罪被害人权利被侵犯的严重性,应当引起社会的 法官均从出庭律师中选拔,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不能直接当法官。苏格兰最高民事法院的法官由总理推荐,由司法部长任命, 但是最高法院的院长、副院长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4.html -
了解详情
各国对非法贩运文化财产犯罪拥有侦查权或调查权的职能部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不一定都是刑事侦查机关,也包括海关、税务、文物监管等行政执法机关。这两种广泛性因素 2003年第3期,第119页。 ⑷当然,这类犯罪也包括以抢劫、抢夺、诈骗为手段非法取得文化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行为,但是,由于文化财产具有的重要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4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