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常状态之后,法治建设先后面临着一系列的目标冲突。简单说,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秩序与政治改革容易带来动荡之间的矛盾,政治改革要求限制国家权力与社会 个纲领性文献》,资料来源:人民网。 [43] 相关分析参见蒋立山:《为什么有法律却无秩序》,《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44] 然而,上述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1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认识论;价值论【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人类社会在司法活动中为什么需要证据法?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经常使用证据,于是 审判结果直接影响的其他人。 [6] 参见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3页。 [7] 参见何家弘:《从司法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41.html -
了解详情
受方法的限制的,而主要是受理解者前见的限制。但这种没有目标的理解是不需要法律解释方法限制的,方法不仅不能达到对目标的理解,反而是限制理解达到目标障碍。 ?正义之路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经过艰苦的探索,得出一个又一个的原理与方法,为什么还是找不到通向理解和正义的路径呢?方法论家把朴素而又轻率的法则当作他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49.html -
了解详情
格尔把中国法作为缺乏组织多元性又缺乏先验性宗教的典型。他的问题域是,为什么传统中国没有产生出法治精神并走上法治之路?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形成现代型法治秩序 具有约束力?对谁具有约束力?有多大程度的约束力?这不是法律条文本身所能回答的问题,而需要法律哲学和政治哲学回答的问题。 共和主义者历来认为,政治的任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84.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作为主体的拟制、转化犯、因果关系认定等等方面并且我们不承认这是类推适用。为什么人们在有的时候明确拒绝类推适用而有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适用类推方式呢?其根源 女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等组成的结论,虽然在存在角度没有问题,但是与法律适用中需要区分的某些特征是违背的。什么是女子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08.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由。逮捕以后的羁押的理由基本上就等于逮捕的理由,是它的延续。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出来?我们知道,逮捕的理由非常关键,在英美和大陆国家,在相当多 了一个新的概念:程序性辩护。辩护制度发展到顶峰就是一种程序性辩护。但是程序性辩护需要有一种程序性裁判机制。没有程序性裁判,大量的问题不能列入一种审查的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00.html -
了解详情
古老,但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既然中国不间断地致力于各种技艺和科学,但为什么进步却微乎其微?在这里,伏尔泰似乎注意到了传统中国社会发展的停滞现象,认为 然秩序的科学。重农学派相信人类社会渗透着自然秩序的原则,不需要任何成文法律的外来帮助;如果需要什么新的立法,它只应是大自然的不成文法的复本,当然,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93.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则主张法不仅仅包括制定法,还包括习惯与惯例。前者主要是要求立法者发挥理性主义精神,将所有需要法律治理的事项都规定于法典之中,而法官则只能承担法律严格 将美国宪法文件让中国法治道路置换大致还是可以成立的。这个视角就是苏力的理论为什么被简化,其在论证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瑕疵,以及这些瑕疵与政府推进模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9.html -
了解详情
健全的法治信念,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社会为什么需要规则,国家为什么需要法律,法律规则背后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何用法律来保护人,如何通过法治来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谐,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向法治,回答好这些问题,无论是研究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的,还是研究各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5.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律主体自治地决定的事,只要不滥用权利,运用权利行为就不受任何人的干预。为什么权利规则是任意性规则?除了权利自身的特征外,还必须与人性的固有特征相结合 ,法官根据自由裁量权所为。更重要的是:根据法律原则来处理疑难案件,既需要法律对原则的规定,更需要法官自身的知识素质、判断能力和道义水平超群脱俗,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