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根据以上法规我们得知,用人单位但凡 内容合法3、必须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此三要件缺一不可,否则企业根据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而对劳动者进行处罚的决定会被仲裁委和法院认定为违法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59.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法令,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行为的强制性变迁。4政策建议及对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企业决策层的直接领导。这一部门的职能是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其实施情况;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html -
了解详情
。公示的方法包括召开职工大公布,或者在企业的宣传栏中张贴公示等,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达到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 2、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合同 企业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致使权利人破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企业作为权利人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03.html -
了解详情
第六条用人单位(个体工商户除外)应当就工资分配、工资支付等事项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应当听取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组织的意见,并及时在 并付清。结算周期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预付工资 (五)建筑施工企业经与劳动者协商后实行分批支付工资的,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每半年至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58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要求,比如学历要求、资质要求、技能要求等。共性的录用条件可以在规章制度中明确,个性的录用条件可以与劳动者单独约定。无论不符合哪种录用条件 企业内部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是职工行为的准则。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完全具备法定有效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74.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允许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以维护用人单位的管理秩序。需要注意,一是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存在侵犯劳动者合法权利的规定;二是 用人单位应从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劳动者只要努力工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定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14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办发〔1994〕289号)第25条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可根据《企业职工奖励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认定。本条中重大损害由 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049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办发〔1994〕289号)第25条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可根据《企业职工奖励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认定。本条中重大损害由 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61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重大问题、突发问题的处理等。二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如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人事的管理,经济合同的管理,金融税收的处理等等, ,或者虽已发生争议,但不必或尚未经诉讼来解决的法律事务。非诉讼法律事务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范围非常广泛。非诉目的在于减少纠纷,预防诉讼,有利于维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990.html -
了解详情
财务制度、行政制度、卫生安全制度等管理制度合并为《员工手册》。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其范围应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或职工代表协商;4、根据公司章程和内部管理决策程序,确定劳动规章制度文件(包括规章制度制定或修改稿)。在遵循民主程序并实施过程中,劳动者广泛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9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