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担保合同一方当事人与担保人协议担保,法院只要审查认为被执行人提供的担保合法有效,即可承认接受。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 程序确认的债权。执行抵押担保适用《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但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人民法院不以一方当事人的身份与抵押人签订抵押担保合同。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49.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为顺利获取融资,通常会抵押同等价值的事物做担保,当享有应收账款债权的债权人把享有的合法债权质押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来获取融资时,称之为应收 仍能满足债权人对期待权获得实现的渴望。 (二)禁止特约 《合同法》允许债权人把合同的权利转让给第三方,但当事人若约定不得转让,则不能转让给第三方,这种情况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040.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法》第172条规定, 应当通过依法订立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 并明确担保合同具有从属性, 担保合同的成立和存在以主债权债务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基础。主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章第1节规定的动产对外质押和第2节第75条规定的权利对外质押, 向中国境外机构或者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 (债权人或者受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947.html -
了解详情
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 。因保管不善致使质物灭失或者毁损的,质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六、权利质押 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346.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不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仅此一个特性相对于典型担保中的质押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既能使标的物起到担保债权的作用,还能使标的物充分发挥其实际使用价值, 范围、标的物的利用以及保管方式等内容,双方只根据意思自治原则自由约定,不违反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二,对外效力。让与担保的对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250.html -
了解详情
能否成为质押的标的来出质?商标被许可人可否以其受许可使用的商标权质押担保?是否所有的被许可人都有资格?法律未置于否。[7]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笔者 对此问题,学者们之间存在纷争。我国有学者持否定观点,认为商标权注册证等权利证书与债权证书不同,其只具有证明商标权享有的效力而非商标权本身,在法律上并非是流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61.html -
了解详情
,则法律并无禁止的必要。因为,已明确了交付的款项的定金性质,虽同质押转移占有,但并不适用优先受偿的规定。因此,可以允许第三人与主债权人 可以从合同主体、客体及内容等方面进行要素分析。 (一)定金合同的主体 定金合同的当事人是建立定金这种债权担保法律关系的双方,是实际给付与收受定金的当事人。由于定金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13.html -
了解详情
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接着分别对三种贷款进行定义。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未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 、但设定了抵押或质押担保的情况下,银行要求行使抵押、质押权而不得。这种情况下也会有多种情形:担保物价值被高估,远不能实现债权;借款人恶意转移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9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7担保合同中当事人预先达成的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物的所有权归债权人所有的特约条款,在质押合同中叫流质条款, 利益的手段。 (三)案件分析定性 结合上文分析,笔者认为上述案件应当定性为让与担保较为准确。被告王某是在借款同时,将房屋所有权过户给了原告张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09.html -
了解详情
有质押的债权将导致保证人的损失扩大,因此,无论该质押是否有效,债权人都应申报破产债权;当第三方的物的担保或权利质押与保证共存时,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 债权呢?笔者认为,《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4条、35条、36条规定的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制度,与保证期间制度是否矛盾,仍存有争议。保证期间已过,则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