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给办案人员带来一系列附加工作,因而在实践中受到限制。 其次,对于当事人和解的案件,通过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不仅能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修复当事人 赔偿损失等方式抚慰被害人,使其得到安慰和赔偿,同时减少整个刑事诉讼程序所耗费的司法资源。然而,由于刑事和解还处于探索过程中,且缺乏一系列配套 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7.html -
了解详情
的也包括实体方面的。其中,就包括对轻微刑事案件应当设置特殊的诉讼程序。 4.系统主义。现行《刑事诉讼法》是对1979年7月1日通过, 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或者通知受害人、被告人所在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受害人与被告人进行和解;人民法院对进入审判阶段的公诉案件进行书面审理或者开庭审理后,认为符合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85.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程序的内涵。尤其是,在我国传统的公诉案件二审程序中,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在二审程序中的参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赋予被害人与被告人通过对话和协商 两个案件都不属于当事人和解的范围。再考察域外的情况,与当事人和解精神相似的美国辩诉交易的案件范围十分广泛。《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1条第(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5.html -
了解详情
和调查人员经检察长同意,有权根据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终止刑事诉讼程序。 从刑事和解在域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很多国家,特别是成文法国家刑事 对于符合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8.html -
了解详情
体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刑法中,但诸如和解主体、条件和方式的设定,过程监督和结果审查等都属于刑事诉讼程序,刑事和解贯穿刑事诉讼的一些重要阶段,在不同的 或者撤回自诉。而对于允许适用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被告人和被害人在审理过程中(合议之前)达成和解,被害人不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在公诉人审查同意之后并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8.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要真正实现其公正与效率价值,必须具有普适性。刑事和解的模式应具有灵活性,其适用的对象、案件范围、程序范围不应人为地加以限制。被视为刑事和解鼻祖的 犯罪、严重犯罪甚至是累犯,呈现出逐步扩展的发展态势。因为,即使是在后几种犯罪当中,也完全存在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可能性,没有理由对其拒绝适用。[35]我国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7.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用强制措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圆桌审判、法律文书附后增加检察官(法官)寄语等等。可以说,丰富的司法实践为设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别诉讼程序提供了充足的 特点,诉讼程序应表现得更为灵活多样和缓和宽松。在具体程序设计上,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成为重点: 未成年人身份的保密[3] 侦查机关、公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当事人,地位尴尬。立法虽然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地位及权利,但同时规定,刑事公诉案件中对抗双方为国家公诉人与被告人,这就使得被害人在法庭审理中并不享有完全的 防止司法腐败。在任何一个案件中,被害人对案情的了解与获取信息的数量与程序公开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案件诉讼程序愈公开化,则被害人知情权的保障程度愈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93.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因素。对于不明显损害公共利益但又无法定从轻情节的公诉案件,只要案情中有和解因素,被害人在与被告人和解后请求从轻处罚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求公诉人的 司法仍然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恪守不告不理、居中裁判的基本立场,保障诉讼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是,过于严格的程序性制约,既不利于节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有可能到达终点。学者林珏雄列举了无罪推定的三道门槛侦查、公诉与有罪判决门槛难度呈递增状态。{13}其他案件的审判也都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及其 ,既不公开也无须提供理由,如同上帝之音让当事人无法抗拒。{42}但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心证客观化的努力与诉讼程序的完善一道,促成了许多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