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97年11月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的规定: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 已迫在眉睫,立法机关应当对刑法进行相应修改,提高我国有期徒刑之上限,以完善我国的重罪刑罚体系。 【作者简介】 马长生(1944-),男,汉族,山东省莘县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27.html -
了解详情
的余地。 3.关于减刑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问题。对减刑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法律未作规定。实践中以《规定》作为依据。笔者总体上认为最高法院关于 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5.关于减刑的程序。《刑法》第79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1.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公正 为依法正确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7月 减刑、假释时不应从严掌握。同时,罪犯积极执行财产刑和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的,也表明其能够认罪悔罪,人身危险性有所降低,可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525.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第(五)项的规定,应当由监所检察部门派员出庭。 [24]如原案件没有具体的被害人,则为公益律师。 [2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四十三条。 [26]笔者曾旁听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巡回法庭对东莞监狱减刑案的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1.html -
了解详情
累犯的处罚上更好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严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印发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11条提出:要依法从严惩处累犯 第2款对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规定也体现了区别对待的精神,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并非一律要限制减刑,而是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作出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5.html -
了解详情
年,简洁明确。但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10月8日《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与上述规定不同,而《监狱法》对罪犯减刑起始、幅度、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又先出台于《刑法》,打乱了顺时接的正常衔接秩序,使得衔接先天不足。 4 非理智立法现象突出。且不论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6.html -
了解详情
.shtml,访问时间:2009年7月15日。 [9]参见陈瑞华:《减刑、假释需要进一步走向公开化、透明化和公正化》[J],《中国司法》2005年第 年9月8日。 [27]参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细则》[EB/OL];薛保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02.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书副本在送达罪犯本人的同时送达驻监所检察室。第五十条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审结。在一个月内不能审结的,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六十二条(二)、(三)项的规定,延长审限。第五十一条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假释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6.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根据1997年11月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的规定: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 9]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即我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更昭示着我国政治建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8.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正式启动减刑、假释司法解释修订工作,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2号)( 减刑、假释时不应从严掌握。同时,罪犯积极执行财产刑和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的,也表明其能够认罪悔罪,人身危险性有所降低,可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5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