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精神状态的考察,可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可责难性,而通过客观情势进行考察的期待可能性亦然如此,可见,责任是主观的这一信条也严重动摇,因此,规范责任论 简化主义的思维,不仅降低了定罪过程的司法推理性和严谨性,增加了思维的出错可能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思维的懒惰,从而最终侵蚀到了犯罪论体系本应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0.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2001: 715. [ 6 ] 赵微. 俄罗斯联邦刑法[M ].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89 - 290. [ 7 ]李立众,刘代华.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J ]. 中外法学, 1999 (1) : 23. [ 8 ] 高铭暄,马克昌. 刑法学[M ]. 3版. 北京:高等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9.html -
了解详情
与目标客户实现这笔交易这一目的而言,该商事主体比其他经营者具有更大的实现可能性,具有优势地位,当然取得这种优势地位通常需要一定的 成本投入,并且能否取得这种 对象,[15]其理论基础与洪水之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私人间追究责任须从期待可能性着眼,以保留合理的行为空间,只有对加害于人的结果有预见可能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92.html -
了解详情
与目标客户实现这笔交易这一目的而言,该商事主体比其他经营者具有更大的实现可能性,具有优势地位,当然取得这种优势地位通常需要一定的 成本投入,并且能否取得这种 对象,[15]其理论基础与洪水之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私人间追究责任须从期待可能性着眼,以保留合理的行为空间,只有对加害于人的结果有预见可能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0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呢?为什么盗窃犯的身份能够阻却成立销赃罪?这一问题的合理解释可以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该理论由1897年德国法院“癖马案”判决引申而来。经过众多学者多年 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按照选择性罪名处罚。第二,根据法律规定推导出某些行为属于期待不可能。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案例,受贿犯在逮捕关押期间指使他人为其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9.html -
了解详情
非罪化处理, 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是梁根林教授和何庆仁教授, 日本则是甲斐克则教授和内藤谦教授。 我国的梁教授基于刑事的考虑, 运用期待 来处理, 但未必一定都要求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即可以将其视为责任减免事由, 从期待可能性或者违法性认识等角度, 减轻或者免除其刑。[18] 在日本, 不赞同安乐死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606.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这种作为义务不啻于先制造问题再解决问题,完全是多此一举。⑷另外,还有学者以期待可能性原理、重复评价禁止原则与犯罪中止理论为视角,否定故意犯罪前行为所建构 期待行为人选择合法行为而放弃违法行为,但行为人却一次又一次地违背法律的期待。若对行为人实施行为的过程不允许重复评价,那无异于意味着行为人在实施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760.html -
了解详情
,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犯罪人和单位的人身危险性,即犯罪人和单位再次犯罪的可能性。[10]根据受虐人群杀人犯罪的严重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受虐人群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11]屈学武: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基于受虐女性杀人命案的法理分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0.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责任论的核心主张是:要根据行为人对法规范的忠诚和社会解决冲突的可能性来决定行为人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即使忠诚于法规范也不得不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 的人,都会想到要设法抢救被害人,只要抢救行为没有危及自己的生命。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不是从怎样才能最好地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这个问题中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26.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责任论的核心主张是:要根据行为人对法规范的忠诚和社会解决冲突的可能性来决定行为人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即使忠诚于法规范也不得不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 的人,都会想到要设法抢救被害人,只要抢救行为没有危及自己的生命。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不是从怎样才能最好地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这个问题中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