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问题与未遂犯的性质问题混为一谈。参见注[11],第53页。 [24]李海东指出:中国刑法理论中认定社会危害性的所谓主客观一致原则是很难让人弄懂的 ]参见注[42],第242页。 [47]参见注[43],第338页。 [48]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一种授权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086.html -
了解详情
段论述无疑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传统刑法理论的缺陷“即是此,又非此”。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不仅向李海东博士“提问”,同时也自我“提问”。我们 立法者、法学研究人员确立犯罪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司法者和一般公民只能根据刑法规范一目了然地进行行为对照判断,而没有判断‘社会危害性程度大小’的注意义务……”。[4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7.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两段论述无疑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传统刑法理论的缺陷即是此,又非此。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不仅向李海东博士提问,同时也自我提问。我们对该 规定之外对条文进行补充来判断行为的违法性。参见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59页。 [24]实质的违法性是对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3.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两段论述无疑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传统刑法理论的缺陷即是此,又非此。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不仅向李海东博士提问,同时也自我提问。我们对该 规定之外对条文进行补充来判断行为的违法性。参见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59页。 [24]实质的违法性是对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1.html -
了解详情
特色日本法学家论日本刑事法》,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第150页。)上述两种观点在我国刑法学界有一定影响, 各有一些赞同 基准在中国(或许应当包括所有大陆法系国家)而言,都不是一项立法活动,在刑法理论上对寻找量刑基准的必要性进行合理论证之后,它就应当成为一种司法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30.html -
了解详情
特色——日本法学家论日本刑事法》,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第150页。)上述两种观点在我国刑法学界有一定影响, 各有一些 基准在中国(或许应当包括所有大陆法系国家)而言,都不是一项立法活动,在刑法理论上对寻找量刑基准的必要性进行合理论证之后,它就应当成为一种司法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8.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整体计划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这个认识,在理论上也被称为功能行为控制说。(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 entschuldigende Notstand)中所表明的那样。( [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12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0.html -
了解详情
在今天,这种法益理论,还属于刑法中最不精确地得到说明的基础问题[18]。正是由于其模糊的特征,造成了李海东博士在法益是否具有 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哲学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0. [27]李芹.社会学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394. [28]付子堂.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8.html -
了解详情
在今天,这种法益理论,还属于刑法中最不精确地得到说明的基础问题[18]。正是由于其模糊的特征,造成了李海东博士在法益是否具有 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哲学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0。 [27]李芹.社会学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394。 [28]付子堂.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总则》,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61页。) 二、我国大陆刑法理论对危险犯概念的认识 综观我国大陆学者关于危险犯概念的表述,实际上也存在着 行为与法益的联系,行为就不可能存在实质的违法 性。(注:参见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 31-13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