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5845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商品罪的犯罪对象是伪劣产品(或伪劣商品)。对于什么是伪劣商品认识上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伪劣商品“是指生产、销售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不符合 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结果犯的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鉴于本罪完成形态的最低法定刑较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487.html -了解详情
、事中共同参与到犯罪过程中才可理解为有“共谋”,事后参与犯罪的决不能构成共犯。再次,要求“故意。”这里的故意,指行为人对犯罪的主观认识是希望或放任 。此案例中盗窃电力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但由于刑事立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构成此种犯罪,应该依据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①所以最终不得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568.html -了解详情
而言,实行过限和实行减少发生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所以也是共犯错误所要研究的问题。⑾前者将实行过限与认识错误截然分开似乎过于绝对,事实上,认识错误 《刑事法实务疑难问题探索》,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第5760页;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⑶[日]大谷实:《刑法讲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570.html -了解详情
,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没有把 对象不能犯,定未遂较妥。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犯罪嫌疑人因对象认识错误而造成的,这是犯罪嫌疑人没有预料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客观因素,阻止了他完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82.html -了解详情
并防止国家司法权尤其是刑罚权滥用的良苦用心和对公民权益悉心关注的人文关怀,因此,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同时进行有罪与无罪的双向评价,无疑有助于将整个体系塑造成为罪刑法定 。这样,犯罪概念便在控辩交织、抑扬对行的辩证动态过程中揭示出成立犯罪的条件,同时展现出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认识过程。 作者:刘霞 杨进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63.html -了解详情
是将它作为与附加刑不同的非刑罚处罚措施来讨论。中外刑法理论虽然对犯罪附随物具体范围的认识存在差异,但只是在论述没收财产这一附加刑时对其简单涉及, 具体赔偿数额的客观依据。刑事被害人和犯罪人在犯罪构成中总是处在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状态,刑事被害人自身的特征,他在犯罪过程中的言行、表情和行为等,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4.html -了解详情
不干涉,服务不代替为预防指导思想,正确处理预防和服务之间的关系,使预防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 二是预防方式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早期的职务犯罪 物质刺激来代替政治教育,还有些单位即便是学习也是走形式。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多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悔恨自己未能坚守理想与信念,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7.html -了解详情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 会的结果,这种明知的心理属于心理学上所讲的认识方面的因素,亦即意识方面的因素: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或死亡。因为行为人并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因而在过失犯罪过程中,不存在行为人有预谋以及与此相关的犯罪预备情形。 3、实际发生的结果,可能有行为人追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07.html -了解详情
,罚当其罪,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得以体现,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 ,他还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将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将共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在主观上是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3.html -了解详情
许多模糊的认识,本文试就犯罪中止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 要求行为具备法定的危险状态即属完备构成要件而达到既遂。应当承认,实施危险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而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55.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