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拟分两次刊发,以飨读者。 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传统)对司法的功能 独立行使职权,这一点甚至与政治体制并无冲突。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法制,也同样授予法官和检察官以独立的法律地位,尽管我国始终以司法人员素质低的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7.html -
了解详情
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入手,探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应正视和思考的几个问题,以防止我们以浪漫主义情怀人为地割断历史,造成传统的 制度和法律设施,它总要人用权力来维持和运行,是一国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属于隐型文化,也包括三个层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6.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人权保护是刑事法治理念的基础要求,是刑事法治的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人权保护是刑法发展的 因之受到根本动摇。 另外,我国现行刑法典的分则体系未突出人权保障。我国现行刑法典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一章置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之后,在笔者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33.html -
了解详情
上使用,例如,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诉讼证据学的理论基础、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证据法的五大基本理念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等。 这种术语的 其三,它指导着证据法律制度建设和证据法治实践。从其特征来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应当具有概括性、基础性、指导性、全局性的特征。如果某一种提法、观点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9.html -
了解详情
,使审判获得“正义”的基础。伯尔曼就认为,法庭仪式的目的在于增进一种宗教仪式般的崇高感和神圣感。[⑩]借用舒国滢教授“司法的剧场化”理论[11]引申一步, 庭审行为,对在全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形象,培养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笔者相信,随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化和法官队伍素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2.html -
了解详情
控权:依法治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深化 我国依法行政的提法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如果说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法治权 ,那么,在 上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行政法理念的理论基础具有共同性,即都建立在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理论的基础上。为了保障人民主权,必须对权力的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7.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和功能而言,它应当在授权与限权、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行政效率与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维持一种合理的平衡。但由于三、四十年代的行政 保权与控权功能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当代行政法制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性突出体现在基本原则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方面。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行政原则。法治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5.html -
了解详情
公信力或者讲当事人之所以乐于将纷争提交给法院机制,是以法院司法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为基础的。因此,法院司法行为不具备应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当事人都不 建议。 (1)树立严格依法办案的司法理念。依法办案是“有法必依”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对法院和法官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和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7.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一些超生人口,所以法定继承人范围扩大到四代以内的其他直系或者旁系血亲很有现实意义。 2.将代位继承的理论基础由代表权说改为固有权说,另外,不 。 总体上看,《继承法》的修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理念到规则,继承法不仅需要保持自身规范体系的协调统一性,还需要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吻合,更需要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7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法律规制,同样出于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社会责任是信用的理论基础和立法根据,信用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跟进和保障措施。无社会责任,信用就 ,降低执法成本,实现立法目的。应当说,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实现形式。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有待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立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