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名称、标志性建筑、地理特征以及以上可指示性要素综合而成的整体形象。[19] 李慧指出,体育名人人格标识在市场中的影响能给 出版社,2000.352. [104] 吴情树,陈慰星,王方玉.论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以大陆法系刑法为文本[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28-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62.html -
了解详情
中行为的概念,就是从中抽象出来的。相对于实行行为而言,还存在非实行行为,例如预备行为、共犯行为(包括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这些非实行行为不是 》(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46]参见黎宏:《论刑法中的行为概念》,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第80页。 [47]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82.html -
了解详情
复,因而行为数论应成为罪数论的基调,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德国刑法中的犯罪竞合论,首先研究行为单复,然后在行为单复基础上研究犯罪竞合。⒄也就是说,德国的 条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有奸淫被拐卖妇女的加重情节,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有以暴力、胁迫方法抗拒检查的加重情节。 以上犯罪都只有一个危害行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200.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作为指导的体系。[12](p9)至于理由,以刑法中的行为概念为例,不是前社会地探寻行为概念,而是在社会中探寻行为概念。不是自然教示了什么是行为,就像 构造和物本逻辑之中,就多多少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阻碍了归责理念在共犯论中的贯彻。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一些学者将共同犯罪和归责理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764.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领域均有所体现,构成刑法中的责任根据类型。其中,(1)代表的是传统的刑事责任根据模式,成立犯罪不仅要求证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相应的危害结果,而且必须证明行为人对 惩罚的法益侵害性来指导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为了堵截刑法中的处罚漏洞,织就一张严密的惩罚之网,实质解释论习惯于实质判断在先,喜欢探究法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2.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原则建立的一个系统:根据新康德学派的规范论和新黑格尔学派的归责思想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组织;充分发挥刑事政策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建立在刑法目的之上的犯罪 在刑事不法中的贯彻,是通过客观归责实现的。在社会中,人的行为事实和意外事实往往纠结在一起,刑法中的行为事实和意外事实也是如此。在刑事不法中,意外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778.html -
了解详情
化,正犯、帮助犯就与主犯、从犯合二为一,从而在我国刑法中找到了容身之所,也为解决我国传统共同犯罪论和新共同犯罪论(即正犯、共犯的区分制引 6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2页。 ⒄参见金光旭:《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⒅参见[日]井田良:《讲义刑法学总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101.html -
了解详情
扩张到消极的不作为,再到持有这种状态也成为了刑法中的实行行为(从客观主义的刑法出发考察,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也没有刑罚,所以得承认不作为与持有也是刑法 和协助组织卖淫罪(实行者不构成犯罪);《刑法》第262条之一、之二规定的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实行者不构成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2.html -
了解详情
的。 单位犯罪后,单位没有作出自首的决定,而是单位犯罪中的部分责任人员单独向有关机关自首,对单位和其他责任人员能否以自首论不无争议。有论者认为应分两 犯罪来处理,则上述三种人中只有一部分责任人员真正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符合基本犯罪构成,而其他主管人员的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7.html -
了解详情
的。 单位犯罪后,单位没有作出自首的决定,而是单位犯罪中的部分责任人员单独向有关机关自首,对单位和其他责任人员能否以自首论不无争议。有论者认为应分两 犯罪来处理,则上述三种人中只有一部分责任人员真正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符合基本犯罪构成,而其他主管人员的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