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人民检察院请求保护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审查,对于确实存在人身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保护 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这主要是部分办案机关或者是为了获取供述的便利,或者是为了规避职务犯罪审查逮捕上提一级的程序上的繁琐,或者是为了规避不予逮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305.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尊重和保障被羁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羁押必要性进行 主体资格的思考和建议 虽然新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但具体到检察院的哪个部门,新刑诉法规定并不明确。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05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 【出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摘要】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方式。我国 1996 年刑诉法有关羁押的规定存在很多问题,无法 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程序。我们认为,有必要修改法律,明确规定省级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的案件,需要延长羁押期限的,可以由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963.html -
了解详情
》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设专节加以规定,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对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的审查、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书的内容、出席法庭、检察监督等具体 部分鲜明地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根本任务之一,而且在证据、辩护、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在七日内书面说明不立案理由。经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部门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可尝试建立部分立案监督案件的听证制度,改变信息不对称、闭塞的状况,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有利于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和立案部门的抵触情绪。还应完善法律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强制措施的唯一目的。基于无罪推定原则,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得以确立,逮捕嫌疑人、被告人作为程序性的措施决不应成为强制讯问的工具。对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予以 审查的期限为15日,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20日。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间的长短,不仅关系到追究犯罪的时效性,对于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4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或者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的,辩护律师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是否认罪认罚进行沟通,提供 的适用。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公安机关认为罪行较轻、没有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不再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对提请逮捕的,人民检察院认为没有社会危险性不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741.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认罪认罚,公安机关认为罪行较轻、没有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不再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对提请逮捕的,人民检察院认为没有社会危险性不需要逮捕的,应当作出不批准 认罪认罚情况。认为案件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可以在起诉意见书中建议人民检察院适用速裁程序办理,并简要说明理由。对可能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568.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根据。 对重大案件,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人员应当在侦查终结前询问犯罪嫌疑人,核查 。 第二十八条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法庭应当宣布开庭审理前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审查及处理情况。 第二十九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未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242.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根据。对重大案件,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人员应当在侦查终结前询问犯罪嫌疑人,核查 。第二十八条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法庭应当宣布开庭审理前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审查及处理情况。第二十九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未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3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