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程度上是受当时立法技术和理论研究水平所限。近代民法典受罗马法的影响,仍然主要采取了具体列举的方式。例如, 1794年《普鲁士邦普通邦法》关于各种 民法典》又使用了近30 个条款规范具体侵权行为。当然,《德国民法典》第823条对受保护的法益的列举具有封闭性,这就要求法官后来通过扩张解释或者判例来弥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53.html -
了解详情
了间接「投射」(einstrahlen)的窗口,使宪法人权规定所涵蕴的价值秩序可以产生一定的「第三人效力」[8].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为出社入资、 民法第一四○条的影响(该条也用einnichtigesGesch?ft),但一般认为无效原因如为违反法律或善良风俗,即不容许为转换的解释[39],故实际上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8.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的两套制度,两者在立法上的分野最终由《德国民法典》完成。不动产与动产的划分对日耳曼法的影响甚于罗马法。由于早期日耳曼部落商品经济不发达,土地上 上的一致。但所有权制度又被单独予以专章规定,因而总则只能在宏观领域进行一些抽象概括。尤其在我国尚不存在民法典的情况下,总则更为必要。因为原来应由民法典总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1.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的利弊所在,并从中进行理论提炼,界定立法规范合同解除事由时必须理清和把握的基础性方向;以此为铺垫,进而对我国现行三大合同法和两个统一合同法意见稿的有关 与法官在对待合同解除时,都较为重视合同解除的消极影响。2.德国民法典。与法国不同,德国民法典以明确、具体的规定,确立了合同解除制度。其合同法定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3.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135页。)但是,由于受实证主义法学,特别是功利主义法学的影响,英美法中始终强调“约因”理论作为意思自治在现实中的效力 条款为手段而实质上修改和解释德国民法典,从而限制私法自治的空间。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对契约自由的绝对放任,就会使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4.html -
了解详情
曼创立了因果关系说。因果关系说在德国民法典制定前曾成为最有影响的学说。因果关系说认为,主张权利的人应对权利成立的原因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对方则应对权利 民事法律的事实进行了具有“本土化”意义的分析。在对我国民事实体法律事实进行分析和分类之后,他提出了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即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7.html -
了解详情
即债权罹于消灭时效后,担保它的留置权、质权和抵押权等,原则上并不消灭,而是一仍其旧,继续存在。其中,德国民法典对这一点的规定尤其明确。考各国民法典,尤其 这种区分也确有其必要。除法国民法典外,德、日民法典及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思想上均受到了潘德克吞法学的影响而采取五编制立法体例。而五编制立法体例,正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4.html -
了解详情
的,也称为“有瑕疵”。这一类用语如果大量搬到我国法律中来,对我国语言文字的影响是可悲的。再谈我国应立“财产法”而非“物权法”(本部分系作者与 我国司法实践和人民习惯。我国曾经出现的“物权法”草案也没有承认所谓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然而,抛开了独立的物权行为,谈借鉴德国民法典的“科学体系”就无异于断章取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0.html -
了解详情
人知其事实或可得而知为限,始得撤销。而对于第三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的立法对此规定不一致。如《法国民法典》对此没有 诚实信用的原则相违背。因而在完善我国民事立法时,可借鉴大陆法系的作法。然而是借鉴《德国民法典》的作法,还是借鉴《韩国民法典》的立法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98.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即是试图通过此番考察以揭示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与立法体例的得失短长,并希冀对我国的物权请求权理论研究和立法有所裨益。一、物权请求权 起草人,33这使得物权请求权能够顺利地写入民法典条文。1.德国民法典物权请求权规定在立法例上的特点德国民法典对物权请求权的规定在立法例上有如下特点: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