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又称任意证明。[2]对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划分标准也过于简单化,如有学者认为,严格证明要求以法律规定的证据手段进行,这又包括证据手段必须在形式上是 自由证明的证据采纳及调查程序的一般做法,法官不得在无理由的情况下擅自违背此惯例,否则就难谓证明的正当性。 其次,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理论在上述国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5.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四条路径进行分析,揭示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正当性,以期有利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未成年人因受助股份取得股东资格 未成年人受赠股份取得股东资格,有 考量未成年人是否有负担义务,而不应以最终获取经济利益为界定纯收益的内涵标准。 基于对纯收益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界定未成年人受赠股份是否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7.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迁,其价值取向也从惩罚主义走向追求制度的正当性。而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法律规定粗疏,存在忽视程序独立价值的缺陷,需要得到修正。 【关键词】缺席判决 法院也不必强制他参加诉讼,仅依据缺席审理的结果作出判决是正当的。这种程序的正当性在于它给予了当事人参加诉讼的机会,即使当事者实际上没有参加诉讼,但只要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已有共识仅仅是一种初期共识。如果借助论证程序及相关规则,并通过不同层面的交涉和商谈,将一段段、一节节的沟通过程加以衔接、递进,进而达到不断说服听众、使 贯性,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 〔21〕参见李秀群: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2〕冯亚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在当事人主义模式下,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主要来源于程序的正当性;在职权主义模式下,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则更多地来源于裁判事实的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无法为证明 》,未刊稿。 [54]参见李力、韩德明:《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法学研究》2002 年第5 期。 [55][美]彼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24.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主义原理,已无法为行政提供充分的正当性依据。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法学与其为需找一个概括性的合法标准而殚精竭虑,不如努力建立一个确保行政总 启吉.行政法总论{M}.東京:岩波书店, 1999. {6}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3. {7}于立深.概念法学和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没有分离的情况下,我们都承认被害人独立参与庭审过程的正当性,那么,在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中,被害人难道就没有参与的必要,而可以由公诉方完全代表了吗?答案 玉萍:《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4期。 [4]参见李和仁、王渊:《量刑建议活动缺乏统一标准,专家探讨新形势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2.html -
了解详情
文件。[14]但是,由于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察院对量刑建议正当性的认识存在一些争议,这项改革一直没有得到全面的推行。直至2009年,最高法院在总结一些基层法院量刑 当代法学》2010年第[5]参见李玉萍:《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4期。 [6]参见[美]菲尼、[德]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1.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四条路径进行分析,揭示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正当性,以期有利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未成年人因受助股份取得股东资格 未成年人受赠股份取得股东资格,有 考量未成年人是否有负担义务,而不应以最终获取经济利益为界定纯收益的内涵标准。基于对纯收益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界定未成年人受赠股份是否产生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001.html -
了解详情
或被告人的权利,尤其是免受不当追诉的权利,从而破坏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并浪费司法资源。对于报复性起诉,美国现行司法体制主要通过4种遏制手段应对,即法院监督、 ,而法律上也没有规定报复性起诉的明确判定标准,更遑论被追诉者的程序救济和违规公诉人的制裁措施。再次,错误司法观念对公诉亦有不当影响。重打击轻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