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过,而新近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似乎表明,批评的意见略占上风。如有德国学者就指出,连续的相互关系这个概念是一个为了规避法律,规避适用实质竞合的规则而提出的假定 ,就在两人准备好作案工具后,某乙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一个抢劫银行被判处死刑的案例,感到非常恐惧,马上跟甲商量放弃这次抢劫,甲也同意了。一个月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22.html -
了解详情
但对武装叛乱、暴乱罪而言,却显然不能以牵连犯的理解,更不能以法条竞合来解释,因为有数个不同犯罪构成的行为。而按照吸收犯吸收关系通说之见解,也无法认为 就只能是吸收犯。如是,则的确如同吴振兴教授在分析多种似吸收犯,似牵连犯的案例后指出的,夹缝中生存的吸收犯,只宜存在于数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下。也就是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8.html -
了解详情
上。[12] 第四,法定性或合法性。法定性要求刑法拟制必须是刑法法条所规定的,这意味着刑法拟制对明知为不同者的同一拟制是合法的,而且是公开进行拟制的。 在规范上将其视为同一,省却相同与否的争辩。[20]有时,立法者运用刑法拟制还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如实践中常发生这样的案例:行为人携带凶器去抢劫,但在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29.html -
了解详情
上。[12] 第四,法定性或合法性。法定性要求刑法拟制必须是刑法法条所规定的,这意味着刑法拟制对明知为不同者的同一拟制是合法的,而且是公开进行拟制的。 在规范上将其视为同一,省却相同与否的争辩。[20]有时,立法者运用刑法拟制还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如实践中常发生这样的案例:行为人携带凶器去抢劫,但在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24.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保护法(规范个人数据之搜集、处理及利用),在信息公开案件中将需要处理复杂的法条竞合问题,在信息公开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个人资料保护法第六 规定。基本只能依照民事诉讼法来确定举证责任。但司法实践中也出现由被告负举证责任的案例。[50]从司法实务中来看,仅有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4年度诉字第2330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3.html -
了解详情
重伤或死亡,还触犯了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和妨害公务罪之间是法条竞合犯,前者是特别法,后者是普通法,应定特别法之罪。 行为和暴力阻碍解救行为,但聚众犯罪属于复合行为,按刑法评价的规则,行为人只实施了一行为,不属于牵连犯而属于想象竞合犯,只能从一重罪定处。故对聚众者只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78.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主要的学派观点及参照司法案例,认为通过电脑图像制作技术伪造国家机关印鉴亦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行为)。至于对该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应适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 》的相关规定,是一个违法行为触犯两个具有包容关系的法律条文,属法条竞合,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本案应适用新《商标法》第六十八条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513.html -
了解详情
两条规定的行为方式相似,难以区分。下面笔者将通过一个案例并结合相关刑法理论说明两者间的区别。 案例二: 2007年6月21日,王某与李某签订合同,约定王 王某的行为同时符合票据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这属于法条竞合理论中的交叉竞合,应从一重处罚,由于票据诈骗罪的处罚重于合同诈骗罪,因此应适用票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63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