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的自身努力,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否则,纯粹意义上的中国宪法学研究就会出现知识结构上的不平衡和空白。 第三,中国宪法学说是宪政 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4],这句话揭示了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根本作用。要想发挥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就要对宪法进行历史和现实整体性的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72.html -
了解详情
几年出现的以宪法为据对政府行为的司法审查,对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以中国司法在宪政结构中的特殊地位为背景,展现司法在推动宪法与行政法的演进方面 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载《法学家》2004年第3期)。 [5]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0页;姜明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52.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学者的自身努力,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否则,纯粹意义上的中国宪法学研究就会出现知识结构上的不平衡和空白。 第三,中国宪法学说是宪政 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4],这句话揭示了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根本作用。要想发挥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就要对宪法进行历史和现实整体性的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25.html -
了解详情
和回避的。这个基本“事实”恰是李步云所谓“个性”言说的出发点。比如,他指出在西方宪政学说中的“法治”概念里,通常没有“法制完备”这一明显规定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宽容等内涵;后者以人权保障为核心,包括自由、平等、秩序与效率等基本价值。 李步云的这个“法”的结构说,很明显与西方实证主义法学观是不一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91.html -
了解详情
这表明,大陆法国家的司法权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行政权的影响。很显然,从宪政体制的角度分析司法权,固然有助于认识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但也会 秘密性和封闭性不同,司法裁判活动应当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所谓公开性,是指司法裁判的全过程一般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公众在场旁听,允许新闻媒介采访和报道。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的权利。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法保护对象具有双重结构,其本质内容是智慧信息,其外在形式是知识形态。从衡平原则出发,知识产权法仅仅提供了确认秘密和鼓励 责任。知识产权法中的衡平空间,也是现代国家的对知识产权扩张进行调整的“责任空间”。知识产权法应该重塑现代国家的衡平责任。这应该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宪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28.html -
了解详情
考察近代的国家观念时已经导入了一种根本性的要素,那就是从宪法或宪政的政治维度上探讨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在近代学说中的理性资源,在此作者所考察的已不是 古代或中世纪的作为城邦、帝国或领主国等意义上的政治集合体[5].近代形态中的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其结构、本质及其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是近代社会一开始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7.html -
了解详情
性的统治,国王完全专断地统治国家,他是政体结构中的权力中枢,他的意志便是最高的法律,膝下是一个完全听命于他的枢密院,大臣们不过是国王的家奴,他们 ,这个新的君主政体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它接受了宪政的制度,承袭了革命的成果。由此以来,关键的问题已不在于是否取消君主这样一个称号,而在于如何统治。民主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html -
了解详情
、物等方面受制于甚至依附于地方党政机关,致使司法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社会腐败现象令人担忧,需要强化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确保司法权在依法惩治腐败的 标志,可见司法审查权在司法独立制度中的重要性。现在我国有学者建议这中审查权应扩大到行政法规⑷。 三、在我国宪政体制下如何实现司法独立 我国现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587.html -
了解详情
了尖锐对立,并最终导向了宪法秩序的瘫痪。造成这种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1911-1912年的大妥协所造成的新旧势力共治结构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行政专权;共和 这一形势下开始制宪,行政与立法两权的冲突日益激化。 三、1913年宪法争论中的行政专权 1913年是中国宪政思想的爆发之年,一场立宪大讨论牵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5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