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执行机构不一 刑罚目的的实现,在于刑罚的执行。目前我国刑事非监禁措施存在多头执行、机构分散的状况。按照法律规定,法院承担着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执行的任务;公安机关承担着对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驱逐出境和一部分剥夺政治权利及余刑为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71.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的现实困惑 (一)缓刑适用条件认定的立法标准质疑 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中,法官最感困惑、讨论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判定犯罪人“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的需求,这是社会治安利益的另一方面。缓刑适用还应考虑社会秩序利益。目前职务犯罪的缓刑率比一般案件缓刑率高,对此,社会公众认为“官官相护”,颇有微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38.html -
了解详情
三)执行机构不一 刑罚目的的实现,在于刑罚的执行。目前我国刑事非监禁措施存在多头执行、机构分散的状况。按照法律规定,法院承担着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执行的任务;公安机关承担着对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驱逐出境和一部分剥夺政治权利及余刑为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3.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对立面的含义,没有看清缓刑的真正价值,就影响缓刑适用的抉择。其次,如何选择一个相对科学的缓刑适用思路或程序来确保缓刑的正确适用。现实中这种程序处于 预防的需求,这是社会治安利益的另一方面。缓刑适用还应考虑社会秩序利益。目前职务犯罪的缓刑率比一般案件缓刑率高,对此,社会公众认为官官相护,颇有微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63.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对立面的含义,没有看清缓刑的真正价值,就影响缓刑适用的抉择。其次,如何选择一个相对科学的缓刑适用思路或程序来确保缓刑的正确适用。现实中这种程序处于 预防的需求,这是社会治安利益的另一方面。缓刑适用还应考虑社会秩序利益。目前职务犯罪的缓刑率比一般案件缓刑率高,对此,社会公众认为官官相护,颇有微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62.html -
了解详情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刑罚适用模式已转入以非监禁刑为主时,如何认识我国目前仍以监禁刑为主的状况,我们首先需对监禁刑的利弊进行分析。二、监禁刑功能的利弊 让缓刑管理人员分别管理不同犯罪类别的缓刑犯,对缓刑、假释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矫治并提供应有的帮助。[10]建立非监禁刑的执行管理机构要注意试点在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8.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则主张“在约束中探索和发展”,也有较多的论者针对我国未成年犯罪提出了如何实行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具体操作的构想。拜读这些大作令人获益匪浅。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 恢复性司法安排在刑罚执行阶段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1 这项制度的建立能够疏通目前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离监探亲等实际问题上的程序渠道和标准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4.html -
了解详情
。 1.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存在的疏漏和矛盾,导致立法与司法的紧张。分析我国目前贪污贿赂罪的立法,一方面为应对贪污贿赂犯罪的严峻形势,满足人们对反腐败的 贪污受贿犯罪人必须严格依法适用缓刑的精神,应当得到认真的落实。 3.适当提高贪污贿赂定罪数额。鉴于现行刑法所执行的是十多年前的数额标准,随着经济水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956.html -
了解详情
低,诉讼程序上依然存在着程序分流功能不强的弊端。此外,尽管近年来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化处遇有所探索,取保候审、暂予监外执行、缓刑及假释等制度在不断完善, 不定量的刑事立法模式会不当地扩大犯罪圈,存在泛犯罪化风险,而且我国目前的犯罪圈已经处于扩张的极限,只能限缩,不能再进行扩张,否则,会增加刑法过渡干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96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运动过程。[6]刑事实体法的适用,必需通过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刑事程序的合理设置与严格实施,是实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保障。西方学者对刑事政策 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新《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