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事项的不适宜。例如,1997年刑法对渎职罪主体的限制,导致因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者之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而给国家、社会与单位造成重大损失而无法用刑法予以制裁 关系不同,反映出其作用不同。但在规定上,却无严格区别,如贪污额与受贿额同视,而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却作用相同,是否合适,也不无值得研究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6.html -
了解详情
,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 2、筹资方式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原来的农村养老保险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筹资方式上增加了政府补贴。 (1)个人缴费,缴费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第九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5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人员以及河道监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的限权性强制行为。责令改正与行政强制措施都是具有约束力的行政行为,但是二者有明显区别:一是强制性不同。行政强制措施直接表现为采取强制手段迫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15.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放弃职责、玩忽职守而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及其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犯罪行为在客观上以及犯罪分子在主观上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不同,分别不同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在认定处理上宽严结合,有宽有严,惩办少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主体。在行政犯罪中,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犯罪主体只能由行政公务人员个体构成,如玩忽职守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等,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不构成行使职权中 职权的犯罪,不是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犯罪。可见,在目前的理论和实践中,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主体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也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关于二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1.html -
了解详情
高检院渎检厅负责人分析认为,预防和减少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必须特别注重查办事故涉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⑿。因此,如果仅以 象征性标志,也是监督过失罪与玩忽职守罪在其他方面差别之滥觞。 其次,因果关系的区别。监督过失罪中的因果关系属于多因一果,其在判断方式上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7.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职权罪就只能由故意构成。所以笔者认为,滥用职权罪属于故意犯罪,玩忽职守罪属于过失犯罪,责任形式成为区分两罪的基本界限。[16]就其他客观构成要件相同的犯罪而言 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高检院渎检厅负责人分析认为,预防和减少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必须特别注重查办事故涉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⑿。因此,如果仅以 象征性标志,也是监督过失罪与玩忽职守罪在其他方面差别之滥觞。 其次,因果关系的区别。监督过失罪中的因果关系属于多因一果,其在判断方式上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0.html -
了解详情
高检院渎检厅负责人分析认为,预防和减少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必须特别注重查办事故涉及的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⑿。因此,如果仅 象征性标志,也是监督过失罪与玩忽职守罪在其他方面差别之滥觞。 其次,因果关系的区别。监督过失罪中的因果关系属于多因一果,其在判断方式上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8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相同或相近时,在立法上两者所确定法定刑就应有较大的区别,以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即在这一情况下,间接故意犯罪的法定刑应 制度,其加重危害结果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两个危害结果均属于该罪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均由滥用职权的危害行为造成。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在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