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私权与私权的失衡则是更容易被忽视的。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十分重视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包括 为基础,我们可以根据犯罪的不同种类,确定相应的补偿数额。例如。在诸如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性犯罪中,被害人的损失与罪犯所获得的益处,都具有相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5.html -
了解详情
使刑事政策实践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犯罪正常论和犯罪功能论是刑事政策学的逻辑起点。 第三,对付犯罪,貌似强大的国家司法力量,实际上势单力薄,我们必须充分 了合理的现代化的政策,对洗钱行为、利用信息技术、视听通信技术的行为(计算机诈骗等)、利用生物医学技术行为(人体试验、胚胎试验)进行犯罪化。在制定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95.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的主持者,人民法院应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主持或确认刑事和解。加害人认罪是刑事和解适用的必要前提。将刑事和解的性质定位于量刑情节的认识决定了刑事 轻微刑事案件,包括各类过失犯罪,以及亲属邻里关系中的盗窃,数额不大的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7}。这一认识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检察机关使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5.html -
了解详情
银行进行催告还款超过3个月仍未归还的,发卡银行有权报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由以上规定可知构成恶意透支须具备如下要件: 第一,恶意透支的主体为合法 行为是一种故意的心理状态,不管是希望还是放任透支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是一种恶意透支的行为。 二、利用银行卡恶意透支的民事责任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11.html -
了解详情
在事情真相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你动手打人,我要告你。手机不是我偷的,车上有人诈骗,请司机关好车门,我要打110报警。 不到5分钟, ,法律竟然视而不见? 在民事诉讼中,面对无法搞清的事实,但争议的社会意义超出争议的本身时,会采用价值判断来取代事实判断,这就是证据优势规则的法理基础.但在刑事领域,任何用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79.html -
了解详情
惩治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见第285条至第287条。但真正的计算机犯罪罪名是第285条和第286条,第287条在《刑法》上不被视为单独罪名 计算机信息服务、窃取计算机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传授犯罪方法或者提供犯罪工具、计算机诈骗(是指向他人计算机输入不当信息或者对他人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非法操作,虚构事实,隐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27.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 包含什么意义,就像我给你100元一样,这一事实本身并不包含什么,很难说是还款还是赠与。获得事实的意义需要人的主观选择。将价值问题引入法学领域,不仅是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31.html -
了解详情
(an international global criminal law)已然形成。而就目前学术界相对流行的观点来看,国际刑法实际上指的是刑事国际法(droit international penal,criminal international law)。它涉及地区(如欧盟)多个国家之间和联合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54.html -
了解详情
银行进行催告还款超过3个月仍未归还的,发卡银行有权报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由以上规定可知构成恶意透支须具备如下要件: 第一,恶意透支的主体为合法的 是一种故意的心理状态,不管是希望还是放任透支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是一种恶意透支的行为。 二、利用银行卡恶意透支的民事责任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9.html -
了解详情
介绍信、空白合同文书等证明文件或其他人持通过一些不正当途径获取的以上证明向受害人进行诈骗的行为。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是实施积极的欺诈行为,如虚构事实真相,还是实施消极的欺诈行为,如陷瞒事实真相,只要构成合同的民事欺诈,则都是通过签订合同来实施其欺诈行为的。(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06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