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物权的主体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民事主体。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是否有行政权。行政法上的物权强调其行政性,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才会产生行政法 。行政主体可以两种方法取得所有权:一是依民法取得所有权,主要方式有:买卖、赠与、取得时效、添附等,受民法规则支配;二是依行政法取得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75.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补偿决定前,应当征询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对评估报告或者复核结果是否有异议;有异议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估价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作为报请的材料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06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的对外责任方面有所加重,实行严格责任主义,其表现之一是无过错责任,即无论债务人是否有过错,都应对债权人负责,如《澳门商法典》第85条明定产品责任为客观责任 。当然,商事诉讼时效(如苗稿《商法通则》第8条)也应放在一起加以规定。但是,限制上诉或再审并不可取,因为这会堵塞商事纠纷最终解决的渠道,危及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6.html -
了解详情
来进行评价,从而作出是否是相对无效还是绝对无效[22].因为指导性公共秩序与保护性公共秩序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不同,违反保护性公共秩序的时间在法国诉讼时效为5年, 的形式主义原则,《法国民法典》第931条规定:载明生前赠与的任何文书,均应按照契约的通常形式在公证人前做成;证书的原本应留存公证人处,否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414.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2、法律行为。在罗马法上,尚无抽象法律行为的概念,仅有各种具体的行为名称,如借贷行为、赠与行为、结婚、收养、遗嘱行为等。[59]1807 年, 亲属法仍被排除在民法典之外,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总则编主要包括基本规定、人、民事权利的客体、法律行为与代理和期限、诉讼时效五个部分,是全部民法典内容的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480.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尽一定的注意义务,也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只要第三人不知无权处分人无让与之权利即为善意,至于第三人对不知情是否有过失,在所不问。有学者则 权利状态为理由予以抗辩已不可能。而公示公信制度则不仅可以保护动产交易的第三人,而且对不动产交易的第三人亦可以同样予以保护。再次,公示公信原则避免产生大量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56.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 2、法律行为。在罗马法上,尚无抽象法律行为的概念,仅有各种具体的行为名称,如借贷行为、赠与行为、结婚、收养、遗嘱行为等。[59]1807 年, 亲属法仍被排除在民法典之外,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总则编主要包括基本规定、人、民事权利的客体、法律行为与代理和期限、诉讼时效五个部分,是全部民法典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53.html -
了解详情
不进入善意取得的司法范畴,但实践中确实有它的必要。这次物权法105条作出了规定。现在看看不动产善意取得在中国有哪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夫妻共有财产。这在我国是会 甲就丧失对丙的追及权,甲只能向乙追偿,只要债的诉讼时效还未过的话,丙取得手表的所有权。但丙仍是继受取得,而非善意取得。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17.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尽一定的注意义务,也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只要第三人不知无权处分人无让与之权利即为善意,至于第三人对不知情是否有过失,在所不问。有学者则 权利状态为理由予以抗辩已不可能。而公示公信制度则不仅可以保护动产交易的第三人,而且对不动产交易的第三人亦可以同样予以保护。再次,公示公信原则避免产生大量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73.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所有权保留的对外效力问题,对此,一般观点认为,不论动产还是不动产买卖,看所有权保留是否登记来对抗善意第三人。依法办理了登记,则可对抗善意第三人,否则,则 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在标的物风险转移问题上,我国奉行交付主义,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