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保护,甚至也不能追究无权处分人的违约责任,只能通过缔约过失责任获得有限的救济,而缔约过失责任的救济效果远不如违约责任。 1.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买卖 处分。以自己之名义或以他人之名义为处分行为,是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在处分行为上之区别所在。〔15〕 第三,行为人无处分权。 处分权即处分能力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72.html -
了解详情
六,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作为侵权责任的方式,干扰对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因为其时常可以和损害赔偿一并主张。对于停止侵害 过失责任方式限于损害赔偿,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明确,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还包括继续履行报批义务。此外,对于缔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984.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办理抵押登记,原告举证证明是因为抵押人的过错导致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抵押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违约责任还是缔约过失责任)?如果原告要求抵押人在抵押范围内 ,因受让标的物为不动产或者动产,其构成要件有区别:不动产受让人之善意,以受让人信赖不动产登记并且没有过失为构成要件;动产受让人之善意,以受让人信赖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7.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表现形态,因而也被拉伦茨先生称之为累积的规范竞合。6不过,两者也有区别:同一行为违反了数个法条的规定,导致多种责任的并存,如果这些责任是 责任聚合的方式,允许受害人同时主张侵权责任和不当得利责任来要求返还财产以及不法转让人所获得的利益。 4.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的聚合。在合同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5.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形态,因而也被拉伦茨先生称之为“累积的规范竞合”。6不过,两者也有区别:同一行为违反了数个法条的规定,导致多种责任的并存,如果这些责任是 聚合的方式,允许受害人同时主张侵权责任和不当得利责任来要求返还财产以及不法转让人所获得的利益。4.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的聚合。在合同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4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存在着一些明显区别,但在法律上都接受了所谓“盖尤斯分类法”。从现代民法发展的趋势看,虽然随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形成等 请求权自由竞合说,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我国《合同法》最终以法律条文形式承认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根据《合同法》第122条之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98.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二)举证责任的区别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民法规定,在合同之诉中,受害人不负举证责任,而违约方必须证明其没有过错,否则,将推定他有 再另行委托一公司承担经销业务。那么,显然委托方存在过错,在追究委托方责任时,只追究其缔约过失责任,似乎不能弥补经销方损失,经销方可通过侵权之诉获得赔偿。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06.html -
了解详情
、支付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解除合同和定金责任这五种责任形式的区别。指出了违约损害赔偿的两个确定方式约定损害赔偿与法定损害赔偿,并对法定损害赔偿在实际 违约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害,当事人之间的原合同债务关系就转化为损害赔偿的债务关系。作为违约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与缔约过失责任中的损害赔偿、合同无效后的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92.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法解释第七条和第八条之规定,判令担保人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第二,在主债权合同有效的场合,应运用民法关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转换之原理,通过裁判 颇具特色的核心规则。该原则在担保物权上的体现即是担保物权合同与担保物权变动之区分,此为物权法与担保法的重大区别和冲突之一。 担保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抵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法典应当完全照搬《民法通则》所确立的统一民事责任的成例,人们更加认同1999年《合同法》将违约责任与合同之债统一起来的做法。[53]《合同法》于总则中对 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651条[债的发生原因]规定:债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方允诺、缔约过失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发生。因合同、缔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