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事诉讼的发起人,对其资格的法律规定为避免滥诉局面的出现而不可规定的过于宽泛,但是也不能太保守,致使许多可以提起诉讼的人被拒之于法律的大门之外, 答辩作为被告的一种法定义务加以规定,则不答辩即应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那么被告不答辩到底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联邦规则》第12条将被告在法定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4.html -
了解详情
能保证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尤其不能确保审判权不会人为地干预执行权。现在在执行改革中,有的人主张用当事人主义来改造执行程序。这种 体制改革的天然局限。比如说,执行员究竟是不是法官?他们在遴选和培训制度上与法官有何区别?对于执行员应当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这一点始终未能明确。法官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0.html -
了解详情
;推事于该诉讼事件,现为或曾为当事人之诉讼代理人或辅佐人者;推事于该诉讼事件,曾为证人或鉴定人者;推事曾参与该诉讼事件之前审裁判,更审前 的法律后果。对法官而言,不参与或退出案件审理活动应是回避制度的应有之义。但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对应回避的人员未回避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未作任何规定,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
人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又拒绝和抵押权人达成变卖、拍卖抵押物的协议,则抵押权人不能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抵押财产,而是必须经过诉讼。法院要先受理起诉,经过审理并 困境的思考》,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春季号。苏力:《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法律?》,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4期。房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4.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程序正义是人们追求的对象,什么样的程序是正义的?必须考虑设立程序的目的,设立程序的最终目的是程序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可以说程序是当事人权利的大宪章 是社会否定的,也就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罗尔斯说:“法治所要求和禁止的行为应该是人们合理地被期望能够去做或能够避免的行为,……它不能提出一种不可能做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基本立法体例应作哪些调整、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指导原则等几个方面,对修订《民事诉讼法》所涉及的几个宏观性问题直陈管见,以期引起学界更为广泛 一经制定和公布实施,就应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其对特定领域之社会关系的规范作用,而不能朝令夕改、任意变动,否则,其之稳定性乃至权威性便无从谈起。但保持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3.html -
了解详情
是模特儿自身,将图画与模特儿相对照,任何由人规定的标准都不能作为判断图画是否与模特儿相像的标准。 应当注意的是,笔者虽然强调法律没有判定证据事实真实的 。离开这个前提,放弃这一目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司法腐败和任意司法现象的产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三、排他性证明标准的内在矛盾 (一)对排它性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86.html -
了解详情
会告知当事人应当提出什么样的证据。这样的说明显然有助于当事人在诉讼中正确、充分地提出证据。如果仅仅是单纯地说明不提出证据,其主张便不能成立,这样的说明 着因法院未能提示当事人举证事项和举证方法致使案件真伪不明的情形,例如,在案件中当事人还有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等等证据方法,但法院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6.html -
了解详情
九条的规定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本邀请的人不愿意到场见证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送拒收事由、时间和地点以及被邀请人不 那么对于违反这种义务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法律也未作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屡有转交机关借口安全或以保护军人利益为名拒绝转交,致使诉讼文书不能有效送达,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51.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基本立法体例应作哪些调整、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指导原则等几个方面,对修订《民事诉讼法》所涉及的几个宏观性问题直陈管见,以期引起学界更为广泛 一经制定和公布实施,就应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其对特定领域之社会关系的规范作用,而不能朝令夕改、任意变动,否则,其之稳定性乃至权威性便无从谈起。但保持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