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基本运作程序以及立法的其他种种方面应是法定的。瑞士宪法关于宪法修改的规定是为一例:瑞士联邦宪法的修改必须按照联邦立法规定的方式进行。(129条)前 罗马尼亚的法治化程度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或现代化的状态,但这些制度的确立,却是一国立法实现法治化的有益的、重要的因素。 (二)关于民主原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42.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关系,这个觉得可能是一个客观的背景。第二点,中国的法律包括我们基本法宪法在内修改过于频繁,影响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重视,我记得以前在法学所任所长的夏勇 的原因。另外,还有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法教义学方法的运用有赖于很多配套制度的具备,比如刚才徐教授分析物权法的时候就谈到,关于自然人对自己合法的储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6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修宪大事有所关注、了解的;然而事实却表明:公民的政治热情、尤其是对于宪法修改等国家大事,给予的关注并不够。当然,相比之下,农民的关注似乎就显得更少 《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 [20] 刘江琴:《从宪政意识角度分析民初有宪法无宪政的原因》,载《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27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67.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第一四○条的影响(该条也用einnichtigesGesch?ft),但一般认为无效原因如为违反法律或善良风俗,即不容许为转换的解释[39],故实际上也只有 问题,而是从法律处分扩张到事实处分(管理)的问题,法院不能不考量民法第八二○条对一般管理行为和特殊管理行为(保存、改良)在权限分配上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8.html -
了解详情
,都在立法权限划分部分打上了阶级关系变更的历史烙印。瑞士历史上几次大的宪法修改和近年来正在进行的修宪运动,最重要和最敏感的也是联邦和州的权限划分 ,应由国家权力机关来主导并决定。(二)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立法权限划分在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限划分上,有几种观点需要分析。一种是主张“强化行政立法”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要求。 立宪主义在亚洲的产生是亚洲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从深层的经济原因来说,亚洲特定的生产方式为亚洲社会中产生立宪主义提供了经济条件。学者们普遍 基础法的地位,美浓部在另一篇宪法修改论文中从宪法修改程序的角度分析了宪法稳定与宪法修改关系问题。他针对当时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明确表示反对的立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430.html -
了解详情
是保证宪法正当性的核心要求。 现行宪法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宪法,但在宪法修改时民众参与不足也是事实。像54宪法在起草和通过时那样,全民大讨论,应该做到 年第1期。 [41] 文勇:《制度决定论的贫困:对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载《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 [42] 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207.html -
了解详情
反映,符合民主原则的要求。 法治也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在宪法修改中,将法治的原则写入宪法。 基础。 结 语 我国业主自治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除了本文所分析的业主自治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以外,人们的自治理念匮乏,相关知识缺乏等都是阻碍业主自治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087.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成为人权条款设置模式中的最主要模式,二者合计约占总数的87.18%。尽管这种数据分析略显简单,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管窥当今世界各国人权条款的设置模式的主流发展趋势, ,仅指宪法典原文中该条款的内容,而不包括宪法修正案中的内容;若需要援引宪法修改的内容,则应列明宪法修正案的条款数。参见韩大元、屠振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40.html -
了解详情
四条规定的是全国人大的宪法修改权。而笔者这里为了研究方便,仅仅以宪法文本中的第六十二条与第六十七条为依据,来分析和界定二者之间的职权关系 所规定法律解释权。之所以认为法律解释权是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有,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法律依据上,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