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两法性质有异,民法确定损害赔偿责任,刑法确定刑事惩罚责任,但是,民、刑责任的确立都是建立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借用民法中 页。 ⑿参见[德]Ingeborg Puppe:《规范保护目的理论》,李圣杰译,载国际刑法学会台湾分会主编:《民主人权正义苏俊雄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1.html -
了解详情
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殴打 特异体质 致死 刑法解读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有关殴打特异体质者致死的案件并不少见,而相关的 如果被告人既没有故意,也不存在过失,则不应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2.伤害行为与刑法因果关系 (1)对于伤害的理解。首先,要正确理解伤害就要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5.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刑法的内在结构。在传统的刑事责任根据模式之外,新的责任根据模式被不断引入。 哈特认为,根据行为、因果关系与过错这三个标准 ,第286页。 [22]前引⑿,第529533页。 [23]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学总论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72页。 [24]参见储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1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判断的惯常做法而已。针对这种状况,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应将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与普通刑事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加以区别,从立法上予以明确,这样 犯罪的成立必须有主观上的罪过(故意或过失),罪过是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我国刑法规定的环境犯罪,其主观方面或要求故意,或要求过失,由于故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8.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上产生差别, 我们需要从不同价值取向决定下的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目的之差异上去探寻究竟。 1.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两者的主要目的一为 而损害为致害行为的结果。因果关系是确定侵权责任必不可少的一个要件。而在刑法, 一般认为只有在结果犯的情况下才存在刑法因果关系问题, 在其他场合则无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0.html -
了解详情
和偶然因果关系,但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是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有观点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把犯罪因果关系分为必然的因果关系与偶然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上的 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7月版);李光灿、张文、龚明礼著《刑法因果关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4.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1](P264) 尽管这种观点强调未完成形态与完成形态一样也是要件完整齐备的犯罪构成, [1](P262) 但是,说具备 研究中大行其道,具体体现是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之分及其争论。必然论认为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基础,而必然偶然两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20.html -
了解详情
依然存在,具体体现是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之分及其争论。“必然论”认为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基础,而必然偶然“两 没有把本来正确的视角坚持到底,仍然将“不法侵害”理解为实质意义上的犯罪与违法,使用“不法分子”、“为非作歹”、“肆意践踏”等价值判断。如前所述,从司法机关的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6.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责任作为认定交通肇事罪的成立条件,实际上是以行政法律评价代替刑法评价,使刑事责任取决于行政责任,混淆了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责任之间的界限。 二、交通事故责任 的过程中,作为犯罪客观方面中心要件的实行行为就被严重弱化甚至虚置,因果关系判断也不具有独立的意义。 其二,阻隔过失的判断 过失理论具有旧过失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355.html -
了解详情
都要为在各自情况下打碎花瓶负责。每一方都负有因果关系的责任在对花瓶造成破坏方面每一方都扮演某种因果关系的角色。但是,虽然人和非人的动物都能对某一 所说的作为犯罪的法律后果的刑事责任。 其次,我国刑法理论上也存在着非难可能性意义上的责任概念。如主体要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就是非难可能性意义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