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既可由作为形式构成又可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由于真正不作为犯是刑法类型化的犯罪,其作为义务的来源不存在特别的疑问,而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 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5 ] 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 6 ] 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6.html -
了解详情
它们既可由作为形式构成又可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由于真正不作为犯是刑法类型化的犯罪,其作为义务的来源不存在特别的疑问,而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 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5 ] 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 6 ] 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体系主要由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组成。[35]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 学术与探索》2006年第5期。 [1] 转引自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与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715页。 [2] 薛波主编:《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解释》、经济法学界有漆多俊的《经济法基础理论》、刑法学界有陈兴良的《刑法哲学》等专题研究的力作问世。 如何走出上述困境?笔者以为,首先,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82。 〔14〕〔15〕徐学鹿。商法总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162-163。 〔16〕帅天龙。二十世纪中国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1.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研究也经历过三个时期。从最早的三分法(即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或者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两分法(即 载于《当代法学》,2004年第1期。 [23] 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以下。 [24] Jean-Francois Lyotar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96.html -
了解详情
,这便是狭义的中国法制史。[23]陈氏取广义的中国法制史,所以在第一编“总论”之后,分别论“政治制度”(第二编)、“狱讼制度”(第三编)和“经济 基础。[43]主流的中国法制史著述,无论出自个人还是集体,也不拘是通史、断代史或是专题研究,大多具有教科书性质,因此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教科书,其中,最新也最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1.html -
了解详情
。 ①孙晓芳著:《论罪数不典型》,载刘守芬主编:《刑事法律问题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②姜伟著:《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02-413页。 ③ 翁国梁著:《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189页。 ①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577.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的英文词语为action,不作为的英文词语为omission,而不是nonaction,可见刑法上的不作为不是作为的全称否定。[16]事实上,相对地、不作为亦 。 [9]参见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6页。 [10]陈朴生著:《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61.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20)[日]福田平、大冢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21)参见林山田: 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页。(29)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1988年版,第41页。(30)参见姜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722.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开始关注管理、监督过失问题,但局限于对国外判例的介绍,而极少总结研究我国实践中的判例,未能在总结判例经验的基础上,对司法实践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245页。 [2]参见陈子平:《刑法总论》(2008年增修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5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