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拒绝了李某要求撤回辞退决定的请求,李某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却被告知已经过了仲裁时效,不予受理,后李某又诉至法院。一种意见认为 的开庭时间没有到庭,就裁定按撤诉处理。笔者认为,原告有正当理由不到庭包括庭前通知和事后告知,即原告在开庭前确定自己有正当理由无法按时到庭的,可以申请法院延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36.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仲裁制度游历于民法之外,又要干预民法的程序,结果在当事人诉讼之前增加了一个仲裁环节,造成了诉权的颠倒。其他类民事案件如债务和侵权类案件都是被侵害方 中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86.html -
了解详情
以显示公平原则,否则竞业限制条款可能无效。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中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竞业限制的基本条件是:(1)员工必须是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 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司法实践中,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材料,往往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乐于采纳的最有力的证据。因此,企业在辞退职工之前,应尽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50.html -
了解详情
一时点,劳动者要求违法解除赔偿金,不应支持。但劳动者可主张用人单位违法做出解除通知之日起至劳动者提出解除后一时点期间工资。 15、二次固定期限 丢失而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损失的,可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第四十条规定,根据当事人的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945.html -
了解详情
、努力做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并重。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矛盾本质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体和利益共同体,具有根本利益的 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导致企业倒闭停业。12、要积极探讨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的有效衔接。要建立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交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34.html -
了解详情
、努力做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并重。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矛盾本质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体和利益共同体,具有根本利益的 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导致企业倒闭停业。12、要积极探讨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和仲裁程序的有效衔接。要建立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交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63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管辖。3.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债权人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因此,劳动者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 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当然,支付令失效后,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样,就给了劳动者一个选择权,如果劳动者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749.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第11 条的规定,生效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合同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和内容合法有效的,出具调解书。通过这种方式出具的调解书,因为已经包含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正式程序确认,从而属于生效的法律文书,一方不履行的,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937.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金。但劳动者需要给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社保的合理期限,《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人民法院和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指导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 26.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963.html -
了解详情
(国务院令第117号)第十七条规定: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第十八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 问题,可以比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6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