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范违反说(行为无价值论)。 规范违反说认为,刑法的机能是维持社会基本的伦理秩序;犯罪的本质就是对这样的 伦理规范的违反。(注:[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 侵害说的立场,只进行伦理规范违反性质的判断,这种倾向必须防止。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折衷说所设想的限制司法恣意的目标并不能达到。按照前田雅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4.html -
了解详情
,又不至于出现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场合,刑法分则条文往往并不明文规定非法占有目的。这样的情况几乎出现在各国刑法中。刑法虽然实质上要求具备某种 不成立盗窃罪。这里,在笔者看来,司法之中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由于使用盗窃中盗窃的行为和盗窃的故意得以证明,所以推定行为人具有不法所有的目的,从而推定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就应按照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但其内容在于判断有无违法性阻却事由)、有责性(但很多的情况下,其内容多在于判断有无责任阻却事由)的顺序加以 其旨趣何在。在以罪刑法定主义为前提构筑构成要件的概念的场合,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种认识,即并非是由单纯的构成要件来确保罪刑法定主义,为了确保罪刑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4.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的集体合同。如果按照集体合同对员工的约束力来划分,还有部分员工集体合同和全体员工集体合同(在国外企业中有这样的情况)。在国外还有按照行业工会的所 约定的比较具体,而对那些不容易确定或者是有歧义的内容做原则性的约定。我国现行的集体合同多是这样的一揽子集体合同。还有就是单项集体合同。所谓单项集体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98.html -
了解详情
,但避险过当(过限、过度)属于过失,避险过当行为造成重大损害后果而构成的犯罪,只能定性为过失犯罪,不能定性为故意犯罪。 实际上,无论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对 过当是否会遭受刑罚而实施防卫。前者是惧法而不防卫,后者是弃法而防卫。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只能说明这样的法律条款既不利于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55.html -
了解详情
进程。但是,它也带来一些问题,在西方,它带来了以科学为宗和实证主义占上风的后果;在中国则产生了科学帝国主义。 在希腊,科学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但是随着 ,西方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向科学靠拢。其中最为积极的就是各种各样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本身并非科学的范畴,但它把自己装扮成科学,其中最厉害的是法国人塔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19.html -
了解详情
明文规定,当事人属于诉讼参与人。原《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4项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1996年修改后的 进行中,将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换成符合条件的当事人。这就是说,民事诉讼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原告的人,不是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8.html -
了解详情
一步搞下来十个小时质证时间就过了,李庄叫公诉人回避他不需要任何理由,这是法定权利。为什么要公诉人回避,因为公诉人强词夺理,你们这个案子这么个速度办,有很强烈的判 多的场子吗。行贿罪有的,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有的,两个罪是构成的,其他几条杀头罪是不构成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庆为什么要把他搞成黑社会?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90.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者[14],我们不过是情境下的采取了利己的行为概率上的符合了某种道德,再联系到目前的中国,这样的情况不会缓解,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市场经济的 方法论》杨富斌译 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0] 苏力《送法下乡》之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第73页,批注25,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11] http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76.html -
了解详情
近20多年才真正地发展这一事实,还因为其政治秩序和法律秩序对于这种转换的抵制。 [25]的确是这样的,在第三、第四共和期间,法律被认为是 和决定权 [26],但是其n85-197DC裁决中,宪法委员会明确宣布:法律只有在遵守宪法的情况下才能够表达普遍意志。 [27]这一表达宣告了其基本立场与著名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23.html -
了解详情